Workflow
【粤开宏观】美国制造业回流:效果和展望
粤开证券·2025-02-10 09:38

动因与政策 -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旨在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就业、缩小贫富差距、提升供应链韧性,政策具长期性[3][24][26] - 政策工具包括对内吸引性政策(减税、补贴等)和对外限制性政策(加征关税、限制采购等)[4][24] 成效与不足 - 2023年较2010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136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倍多,增加值增长59%[5][34][35][38] - 部分投资项目延期或暂停,贸易逆差从0.65万亿美元扩大到1.06万亿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9%降至10.2%[7][42] 驱动与制约 - 驱动因素有关税提高进口成本、政府补贴、自动化技术降低劳动力依赖、企业考虑供应链风险和市场因素[8][45][47][48] - 制约因素有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配套和技术工人不足、环保成本高[9][49][50] 产业回流 - 中低端产业中机械等回流效果好,2010 - 2023年累计新增岗位47.4万;高端产业中运输设备等回流效果好,新增岗位136.4万[11][13][53][54] - 回流产业广泛,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增就业岗位以高技术为主[14][59][62] 来源与目的地 - 回流主要来自中国、日本、德国和韩国,中国是第一来源国,2010 - 2023年从中国回流企业1425家、岗位21万个[15][64][65] - 主要落地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因劳动力、能源成本及税负低,部分地区产业基础好[15][69][73] 展望与应对 - 特朗普2.0政府或继续提高关税、调整补贴方向,加大对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支持[17][82][83] - 中国应重视政策长期性,从供给(建设产业体系、发展先进制造等)和需求(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两方面应对[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