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毛戈平深度报告:再论毛戈平商业模式与核心壁垒:个人IP+化妆学校+线下服务
01318毛戈平(01318) 浙商证券·2025-02-10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心壁垒在于掌握审美定价权,毛戈平 IP 背书+20 年百货专柜精耕细作造就稀缺高端国货美妆,线下复苏+电商加速+底妆等高客单彩妆占比提升有望驱动业绩超预期 [9] - 美护整体降速但国货崛起仍演绎,龙头国货合计市占率逐年提升 [9] - 毛戈平核心壁垒在于掌握东方审美定价权,化妆大师稀缺 IP 背书,超强造梦能力支撑品牌力,20 年百货渠道精耕细作经验难超越,“光影美学”彩妆奠定品牌格调,护肤成长空间广阔 [9] - 线下渠道有望维持 20%-25%增速,公司逻辑偏护肤,估值体系可参考其他护肤为主的国货化妆品公司 [9] - 催化剂包括消费券等线下消费政策、电商大促销售超预期、电商高频数据超预期、新品类/新产品推出等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毛戈平:稀缺高端国货美妆,“光影美学”气蕴东方 - 股权结构为家族企业,创始人夫妇+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 70.49%,24Q1 收回浦申九鼎 10%股权,核心关联人士 7.55%+两家私募 2.46% [12][13] - 管理层家族色彩浓厚,除宋总以外的核心高管均为毛氏家族成员,创始人毛戈平深耕化妆艺术近 40 年,总裁宋虹佺 02 年加入公司负责主品牌市场运作及管理 [15][17] - 主营业务为中国高端美妆领导者,旗下有毛戈平和至爱终生两大品牌,彩妆+护肤、线下+线上全布局,全国自营专柜 372 个,线上布局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 [19] - 商业模式由毛戈平、化妆培训学校和百货专柜构成 [20] - 竞争格局上高端化妆品增速快于大众,但国际品牌稳占高端市场,23 年高端市场 TOP20 均为国际品牌,市占率 58%,毛戈平 NO.28;大众市场 TOP20 品牌中国货 9 席市占率 15%、国际 11 席市占率 25% [22][26][27] 化妆品:国货崛起持续演绎,品牌壁垒易守难攻 - 从高速成长走向格局优化,国货崛起仍为主旋律,美护增速从 11%降至 3%,从渗透率红利期走向竞争格局优化期,细分赛道中护肤规模占比 51%,彩妆占比 11%,香水市场规模占比仅 3%但复合增速 12%最高 [29] - 行业竞争加剧,寻找新增方向+夯实基本功为主旋律,化妆品行业主要由供给驱动,近年行业增速放缓需寻找新增方向,夯实基本功是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24 年抖音流量成本上行,天猫增速初步回正,国际品牌放低身段加入消费降级,国货应稳定价盘,管理团队变化致业绩波动,优秀人才是核心资源 [39][40][41] - 情感属性强,价值判断主观→品牌力是最强壁垒且易守难攻,化妆品行业具有高毛利、高营销费用率和低研发费用率特点,情感属性强导致高毛利率和高营销费用率 [43] 核心壁垒:具有审美定价权的强品牌力+百货渠道丰富经验 - 毛戈平 IP 背书+东方美学深刻理解造就超强品牌力,毛戈平品牌力背后有稀缺性 IP 背书、20 余年大单品历史沉淀和“光影美学”品牌理念 [46][50][52] - 业绩方面 21-23 年收入/归母净利复合增长 35%/41%,24H1 收入/归母净利 19.7/4.9 亿,同比分别+41%/+41%,22 年业绩有所波动,23 年重回高增轨道 [54] - 盈利能力上独特模式造就超强盈利能力,毛净领先行业 10-15pcts,毛利率约 85%,净利率集中 20%-25%,销售费用率 50%左右略高于行业均值,规模效应下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产品开发费用率不足 1% [56][57][62] - 业务拆分:分品牌为毛戈平 96%+至爱终生 1%;分品类为 55%彩妆+41%护肤+4%化妆培训及相关销售;分渠道为线下 49%+线上 47%,其中百货 44%,线上直销 37% [64][66][71] 超预期逻辑 - 线下增速具备可持续性,在线下流量有望复苏和品牌力提升背景下,公司专柜增值服务造就较强留客能力和高复购率,同店增长有望维持,拓店节奏持续,线下渠道有望维持 20%-25%增速 [9] - 公司具备足够电商运营能力,公司逻辑偏护肤,估值体系可参考其他护肤为主的国货化妆品公司 [9] - 研究的价值在于对商业模式和消费环境及行业竞争格局认知不同 [9] - 股价驱动因素包括消费券等线下消费政策、电商大促销售超预期、电商高频数据超预期、新品类/新产品推出等 [9]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盈利预测预计 24-26 年公司将实现收入 38.8/50.6/62.9 亿元,同比增长 34.5%/30.3%/24.3%;实现归母净利 8.8/11.7/14.6 亿元,同比增长 33.3%/32.6%/24.7% [3] - 估值分析 2 月 10 日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36/27/22 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