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戈平(01318)

搜索文档
上半年化妆品卖了2291亿元,市场面临洗牌
第一财经· 2025-07-17 09:58
本文字数:171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记者从一些行业从业者处采访了解到,虽然从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微增,但实际上背后暗 流汹涌,呈现两端冷热不均的局面。由于大公司资金、资源充足,市场热度越发集中在一些头部大公 司手中,而一些中小企业、小众品牌则面临生存危机。 2025.07. 17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消费数据,1—6月累计零售额为24.55万亿元,同比扩张5.0%。具体到细 分品类,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291亿元,同比增长2.9%。 作者 | 第一财经 刘晓颖 记者注意到,本土美妆公司今年在资本市场备受热捧。8年5战IPO后,毛戈平(01318.HK)于2024 年年底上市,当日发行价为29.80港元/股,上市第一天开盘价冲到47.65港元,大涨60%。此后,毛 戈平股价持续走高,跻身港股新消费领域的明星股。 这或许也"刺激"了一众国货美妆企业。 品牌竞争激烈,市场面临洗牌 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最后18家线下门店于6月30日前全部关闭。这家于20年前将战 略重点转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香港美妆集合店品牌,至此退出了中国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莎莎国际的败退,只是今年上半年美妆行业众多关店的品 ...
半年盘点| 上半年化妆品卖了2291亿元,市场面临洗牌
第一财经· 2025-07-16 18:33
品牌调整背后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美妆集团开始对旗下的品牌组合进行"精简化"调整。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消费数据,1—6月累计零售额为24.55万亿元,同比扩张5.0%。具体到细分品 类,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291亿元,同比增长2.9%。 记者从一些行业从业者处采访了解到,虽然从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微增,但实际上背后暗流 汹涌,呈现两端冷热不均的局面。由于大公司资金、资源充足,市场热度越发集中在一些头部大公司手 中,而一些中小企业、小众品牌则面临生存危机。 品牌竞争激烈,市场面临洗牌 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最后18家线下门店于6月30日前全部关闭。这家于20年前将战略重 点转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香港美妆集合店品牌,至此退出了中国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莎莎国际的败退,只是今年上半年美妆行业众多关店的品牌中的一个缩影。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在 2025上半年关闭、退出中国市场的美妆品牌不下两位数,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美妆巨头旗下的品牌。这也 意味着,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并非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2022年,爱茉莉太平洋的高端护肤品牌"时妍露SIENU"进驻中国电商平台京东商城。但今年,该品牌的 天猫 ...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震荡回调,泡泡玛特(09992.HK)跌超5%,古茗(01364.HK)跌近3%,卫龙(09985.HK)跌超2%,毛戈平(01318.HK)、名创优品(09896.HK)均跌超1.5%。
快讯· 2025-07-16 10:58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表现 - 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下跌超过5% [1] - 古茗(01364.HK)股价下跌接近3% [1] - 卫龙(09985.HK)股价下跌超过2% [1] - 毛戈平(01318.HK)和名创优品(09896.HK)股价均下跌超过1.5%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普遍呈现震荡回调态势 [1]
毛戈平20250613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毛戈平公司[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毛戈平公司线上线下渠道均增长态势良好,各品类产品表现亮眼,目前股价处于性价比区间,维持明确推荐评级[2][6] - **论据** - **渠道表现**:线上渠道 GMV 增长接近 50%,其中抖音渠道同比增长超 40%,618 期间接近 50%,月 GMV 达亿元以上;京东渠道环比增长高;天猫单月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级别。线下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双位数,店铺数量积极拓展,上半年完成预期接近 10%的店铺数量增长,且保持 20 家以上的运营态势[2][3] - **产品表现**:彩妆方面,鱼子酱气垫保持翻倍增长,小金扇粉饼线上渠道增长 89%,光感清透无痕粉霜增长超 55%,位列线上前三;护肤品方面,鱼子面膜和黑霜是核心产品,凝脂柔肌妆前乳增速迅猛,同比增长九倍,占比提到 3%左右;腮红新品及空气舱唇釉在线下动销良好;香水方面,东方香水系列线下大量 SKU 断货,上新一周即需补货[2][5] - **投资价值**:目前股价跌破 100 港币,处于性价比区间;618 期间化妆品品牌普遍前高后低,毛戈平半年报甚至年报维度保持积极信心,抗周期性强;公司分红积极,增厚股东 EPS,对未来几年 EPS 成长有催化作用;持续深耕彩妆新品,开拓香水品类,未来可能在护肤维度进行年轻化和更高端产品线深耕挖掘,有潜在更强势产品出现[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2025 年 618 期间化妆品品牌普遍呈现前高后低态势[2][6]
东北证券:情绪消费催生嗅觉经济 东方香氛重塑市场新格局
智通财经· 2025-06-30 11:31
香水市场 - 中国香水2023年规模达261亿元 2018-2023年CAGR为12.32% 预计2023-2028年CAGR为12.82% [1] - 中国香水占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3.68%提升至2028年5.67% 展现强劲增长势能 [1] 市场趋势 - 中国2023年人均香水消费仅16元 远低于美国423元 英国406元 韩国170元和日本47元 [1] - 香水渗透率低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现象 伴随情绪消费兴起有望快速崛起 [1] - 日韩香水消费在20世纪中后期随经济发展由奢侈品转为日常消费品 中国具备类似经济基础 [2] 竞争格局 - 国际大牌如香奈儿 迪奥主导中国市场 国产品牌通过本土化香调和东方元素实现差异化突围 [3] - 国货品牌如观夏 闻献融合东方文化与现代设计 契合国潮趋势并获得消费者认可 [3] 毛戈平香水业务 - 2025年5月8日上线常规款香水系列 定位300-500元/30ml空白价格带 主攻中产客群 [4] - 布局13款淡香精 形成完善香型矩阵 满足多场景需求 [4] - 以"东方彩妆大师"为品牌背书 香型设计和产品故事融入东方文化元素 [4] - 依托广泛线上下销售网络 提供体验+购买一站式消费场景 [4]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走强 老铺黄金涨超11%



快讯· 2025-06-30 10:04
港股消费板块个股表现 - 老铺黄金(06181.HK)股价上涨11.17% [1] - 布鲁可(00325.HK)股价上涨5.09% [1] - 古茗(01364.HK)股价上涨4.58% [1] - 毛戈平(01318.HK)股价上涨3.10% [1]
毛戈平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妆行业,尤其是高端美妆市场 [2][3][17] - 公司:毛戈平公司,旗下拥有高端美妆品牌“毛戈平” [2][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品牌优势 - 核心观点:毛戈平品牌具备显著优势,有望受益于高端彩妆市场增长 [2][3] - 论据:2023 年中国高端美妆品牌市占率 1.8%,位列第 12,是前 15 名中唯一入榜的国货品牌;创始人毛戈平是顶级化妆师,独创光影美学等技术,赋予品牌高端基因;预计到 2028 年中国美妆市场规模突破 8000 亿元,复合增长率 8.6%,高端美妆市场增速更快,规模预计达 3000 亿元 [2][3][4] 渠道建设 - 核心观点:线下体验专柜加顾问服务打造渠道护城河,线上渠道占比不断攀升 [2][4][16] - 论据:2024 年全国有 378 个自营专柜,增速 26.4%,配备 2800 名美妆顾问提供个性化服务,线下渠道复购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024 年线下渠道收入 19.5 亿元,占比 52%,复购率和毛利率高于线上;2024 年线上渠道收入 17.8 亿元,占总销售额 47.8%,线上直销占比约 80%,覆盖多电商平台,积累大量社媒粉丝 [2][4][5][16] 产品品类 - 核心观点:彩妆品类稳固,护肤品品类具增长潜力 [2][5] - 论据:2024 年彩妆收入占比 59.3%,拥有 337 个 SKU,有光感无痕粉膏等大单品;护肤品有 50 个 SKU,奢华鱼子面膜等单品初步显现,2024 年销量 458 万件,平均售价 300 - 350 元,具备 10 亿级单品雏形 [2][5][12] 战略合作 - 核心观点:通过战略合作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渗透 [2][9] - 论据:与故宫文创、丝芙兰、中国国家队等合作,推出系列产品;自营专柜和经销商专柜构成全面零售生态系统,自营专柜占比较高,配备专业美妆顾问 [2][9] 客户群体 - 核心观点:核心客群为 25 - 40 岁精致妈妈和新锐白领,会员体系复购率高 [2][10] - 论据:会员体系有风尚、白金风尚和至尊风尚会员,复购率高,销售占比超 90%;中国人均彩妆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大,预计 2023 - 2028 年复合增长率达 8.5% [2][10][11] 业绩表现 - 核心观点: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长迅速,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3][22] - 论据:2021 - 2024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 3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39%;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同比增长 34.5%、28.4%和 23.6%,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28.2%、27.4%和 25.2% [3][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历史:前身成立于 2000 年,2003 年开设首个专柜,2018 年开设首家天猫网店,董事会有 9 名成员,6 名执行董事和 3 名非执行董事 [6] - 高端美妆品牌特点:通常由名人或艺术家创立并以其名字命名,产品价格高于行业平均 50%,选择性在部分渠道销售 [7] - 研发与供应链管理:与 ODM 供应商合作,截至 2024 年上半年有 58 名研究人员,74%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平均工龄超 12 年,多来自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工程领域,产品研发周期 6 - 8 个月,部分限量产品 10 - 12 个月;维持与多家原料供应商稳定合作,整合上游资源提高利润率 [15] - 品牌定位及扩展策略:立足高端轻奢定位,2008 年推出“挚爱终生”品牌满足大众需求,开设培训业务,通过 9 所化妆艺术机构培养人员,传播品牌理念 [13][14] - 未来收入增长方向:渠道扩展与优化、产品多元化与升级、整合上游资源、培训业务传播品牌理念 [18] - 收入增长来源:产品多元化与升级、品牌影响力提升、进军海外市场 [19][20] - 利润增长来源: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提升 [21]
新消费企业抢滩港股IPO,能否再造“泡泡玛特式神话”?
第一财经· 2025-05-28 21:36
港股新消费企业IPO热潮 - 2025年以来港股迎来新消费企业上市潮,蜜雪集团、老铺黄金、毛戈平等多家公司上市且表现优异,泡泡玛特总市值一度突破3100亿港元,蜜雪集团突破2000亿港元 [1] - 年内排队港股IPO的消费类企业达25家,占比16%,涵盖潮玩盲盒、茶饮、黄金珠宝、食品等多个细分领域 [4] -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2025年净流入6369.13亿港元,港交所IPO融资总额达614.19亿港元 [4] 新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年内涨幅超20%,泡泡玛特5月累计涨幅11.76%,蜜雪集团5月累计涨幅12.09% [1] - 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初低点16港元飙升至2025年5月的200港元以上,涨幅超过10倍 [5] - 新消费股市盈率普遍高于行业指数,泡泡玛特86倍、老铺黄金90倍、毛戈平57倍、蜜雪集团43倍 [5] 港股吸引新消费企业的原因 - 港交所优化IPO审批流程、推出"科企专线"等举措简化上市流程 [4] - 港股允许同股不同权、接纳未盈利企业,为消费新势力提供融资渠道 [5] - 国务院"惠港5条"等政策优化上市环境,吸引新兴品牌赴港 [6] 新消费企业面临的挑战 - 52TOYS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扩大至1.22亿元,且超半数营收依赖授权IP [9] - 零食连锁企业鸣鸣很忙2024年GMV达555亿元,但毛利率仅7.6%,净利率2.1% [9] - 茶饮与餐饮行业面临品牌溢价与标准化难题,绿茶集团需通过产品创新突破同质化困境 [10] 新消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 企业需从产品创新、供应链效率、品牌文化三方面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0] - 需在细分赛道中找到不可复制的价值锚点,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局 [10] - 部分企业为满足VC/PE退出需求忽视盈利质量,导致估值泡沫隐现 [10]
新消费企业抢滩港股IPO,能否再造“泡泡玛特式神话”?
第一财经· 2025-05-28 19:58
港股新消费企业IPO热潮 - 2025年以来港股迎来新消费企业上市潮,包括蜜雪集团(02097.HK)、老铺黄金(06181.HK)、毛戈平(01318.HK)等,市场表现优异 [1] - 潮玩公司52TOYS、餐饮品牌绿茶集团等近期递交招股书,老乡鸡、八马茶业、鸣鸣很忙等企业排队等待上市 [1] - 截至5月28日,年内排队港股IPO的企业159家,其中消费类企业25家,占比约16% [4] 二级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年内涨幅超20%,新消费板块逆势上涨 [1] - 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3100亿港元,5月以来累计涨幅达11.76% [1] - 蜜雪集团股价于5月27日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5月以来累计涨幅12.09% [1] - 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初低点16港元飙升至2025年5月的200港元以上,涨幅超过10倍 [5]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与估值修复三重驱动新消费企业赴港上市 [3] -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达6369.13亿港元,港交所IPO融资总额614.19亿港元 [5] - 港交所优化IPO审批流程、推出"科企专线"等举措简化流程,缩短上市周期 [5] - 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深化,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推动市场回暖 [5] 行业估值与特点 - 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指数市盈率为20倍,但新消费股市盈率普遍更高:泡泡玛特86倍、老铺黄金90倍、毛戈平57倍、蜜雪集团43倍 [6] - 港股允许同股不同权、接纳未盈利企业,为消费新势力提供上市机会 [6] - 国务院"惠港5条"等政策优化上市环境,吸引新兴品牌赴港 [6] 企业案例与商业模式 - 52TOYS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16.7%,但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1.22亿元 [8] - 52TOYS超半数营收依赖授权IP,授权IP收入占比从2022年50.2%上升至2024年64.5%,自有IP营收占比从28.5%降至24.5% [9]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9] - 鸣鸣很忙2024年GMV达555亿元,但毛利率仅7.6%,净利率2.1% [9] 行业挑战与竞争 - 茶饮与餐饮行业面临品牌溢价与标准化难题,绿茶集团需通过产品创新突破同质化困境 [9] - 八马茶业线下门店超3500家,但面临小罐茶、霸王茶姬等品牌渠道挤压 [9] - 企业需从产品创新、供应链效率、品牌文化三方面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0]
毛戈平20250523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毛戈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 年财务表现**:2024 年实现总收入 38.85 亿元,同比增长 35%;经调整后利润为 9.2 亿元,增速 40%;净利润为 8.8 亿元,增速 34%;彩妆业务收入 23 亿元,占比 59%,护肤品收入 14.3 亿元,占比 37%,较前一年下降 3.4 个百分点;线上线下销售相对均衡,线上占比 46%,线下占比 53%;线下增速 22%,线上增速达 51%;线下销售以直营为主,经销商销售额 8700 万元,通过丝芙兰分销约 1 亿元,线上直销 14.3 亿元,经销约 3.5 亿元[2][3] - **护肤品业务情况**:2024 年下半年护肤品增速环比走弱,仅十几个点,是商品策略和经营节奏调整结果;线上推广以抖音为主,大单品线下表现好但线上曝光不足;2025 年一季度加大抖音等平台推广力度,护肤品占比快速提升至 40%以上,新推素颜霜市场反响良好,占比提升至 6 - 8 个百分点[2][5][6] - **新品香水情况**:2025 年 5 月发布新品香水,销售表现符合或略超预期,线上渠道增速明显,部分热销 SKU 及 10 毫升试用装出现断货[2][7] - **品牌发展前景**:国海证券看好毛戈平品牌,定位中高端且稳固,预计未来三年维持 30%左右增速,五年维度保持接近 20%的增速,相对确定性较高;公司整体利润率良好,不排除未来有额外盈利机会[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6 月 10 日和 12 月 10 日分别有 7.5%和 35%的股份解禁,港股情绪较好,可能带来退出或新入场机会,公司或采取措施稳定股价[4][8] - 预计公司 2025 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 12 亿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