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新征程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有色金属/小金属,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重稀土龙头,资源禀赋好且持续进行矿端整合,后续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4] - 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有望迎来长期景气周期,稀土价格中枢有望提升,板块投资机会凸显 [3][4]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5.25/37.78/45.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3.02/3.16/4.49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重稀土龙头,资源整合正当时 资源端持续发力,分离产能有序释放 - 公司前身为五矿稀土,发展历程丰富,实控人为中国稀土集团,管理层经验丰富 [14][15][17] - 产业链完整,资源端有江华稀土矿等,2023年稀土矿产量2384吨,圣功寨和肥田稀土矿探转采工作在推进;冶炼分离端有三家加工厂,产能12400吨,2023年产量3756吨 [21] - 中国稀土集团成立前指标源于五矿稀土集团,收购江华稀土矿后矿端产量增加,自有矿保障供应 [24] 资源注入推动公司经营向好 - 注入江华稀土矿后营收和利润提升,2024年受价格和减值影响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但Q3已开始修复,四季度业绩环比改善明显 [29][31] - 2021 - 2023年毛利率向好,2023年受矿端资源并表影响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受价格影响略有下降 [33] - 23年以前业绩源于分离板块,23年矿端开始贡献业绩,江华稀土矿注入增强盈利能力 [35][37] - 2021 - 2024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较低,体现精益管理 [41] 依托中国稀土集团,未来发展可期 - 中国稀土集团资源丰富,指标配额稳步释放,公司依托集团及自身产能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43] 稀土供需格局重塑,新一轮周期将至 南北大集团格局下,供给端重塑已获阶段性成果 - 全球稀土资源储量集中,中国占比40%,产量上中国占比69% [51] - 国内供给实行总量指标控制,中重稀土严控,轻稀土有序放开,2024年第二批指标相对收紧 [53][59] - 海外供给主要来自缅甸、美国和澳大利亚,缅甸矿产量难长期增长,美国矿战略重心转移,澳大利亚矿增量待观察 [63][66][70] - 中重稀土稀缺,储量少且开采受限,环保问题也限制其开采 [75][76] 《稀土管理条例》将成为供应端整合的重要催化 - 《稀土管理条例》以行政立法规范稀土开发利用,对行业供给侧影响深远 [79] - 条例实施名单制管理、限制综合利用企业原料、完善全产业链监管体系,优化供给格局 [79][80] 万物电驱下远期需求空间广阔 - 稀土下游应用广泛,研究核心元素需求实质是研究永磁材料需求变化 [83] - 应用领域深化和新领域出现为稀土行业注入成长动力,当前需求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 [85][87] - 机器人利好政策频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磁材中长期成长空间 [89][90] - 发展节能电机成共识,节能电机中磁材潜在需求增量大,存量替换规模达80万吨 [93][94] 稀土供需格局逐步趋紧 - 需求端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速高,供给端氧化镨钕供应增速低,供需格局趋紧,支撑稀土价格,产业链有望受益 [10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明细 - 假设2024 - 2026年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均价,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25.25/37.78/45.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3.02/3.16/4.49亿元 [4] 投资建议 - 公司是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公司,有望持续进行矿端整合,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