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血透治疗率有望持续提升,可参考腹膜透析模式带动县级医院发展腹膜透析 [3] - 设备端国产替代正当时,耗材端集中度借集采有望提升 [3] - 血透全产业链布局,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未来发展之道 [3] - 相关标的有山外山、三鑫医疗、健帆生物、宝莱特、威高血净等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ESRD患者基数大,每年平稳增长 - 肾病分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慢性占绝大部分,第5期GFR降至15ml/min为ESRD阶段,患者需终身血液净化治疗 [7] - 2018 - 2022年全球ESRD患者从888万增至1050万,19 - 22年CAGR为4.3%;中国2022年患病人数385万,约占全球37%,预计2024 - 2030年CAGR约6% [7] 血液净化仍然是ESRD的最主流治疗方式 - ESRD治疗方式有血液净化、肾脏移植和肾脏保守治疗,血液净化是最主要方式 [8] - 血液净化基础治疗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 [8] - 腹膜透析丢失蛋白多,易营养不良和腹膜炎,长期可能使患者转血液透析治疗 [8] 我国透析治疗率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2023年我国ESRD患病人数约414万,血液透析在透人数91.7万,腹膜透析在透人数15.3万,透析治疗率约26%,低于美国的58% [14] - 国内外血液透析均是ESRD患者主要治疗方式,我国血透及腹膜透析人数总体上升,新增透析比例中血液透析占比大,中国为88%,美国为86% [14] 中国香港模式:腹膜透析优先政策 - 中国香港、萨尔瓦多及墨西哥部分地区以腹膜透析为主要透析方式,香港1985年推出腹膜透析优先模式,因其经济发达但面积小,腹膜透析有卫生经济学收益高、医护人员需求少、无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势 [18] -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PD中心发展不平衡,腹膜透析便宜且疗效与血液透析差异不大,可借鉴香港模式带动县级医院发展腹膜透析 [18]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及具体器械 - 血液透析先建立血管通路,引出血液与透析液交换,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监测生命体征后回输血液 [22] - 血液透析涉及设备和耗材两类器械,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水处理设备等,耗材包括透析器、管路、透析粉/液、穿刺针等,透析器是关键 [22] 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稳健 - 中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增至483.9亿元,2022年透析器市场规模51.2亿元,预计2030年达190.8亿元,透析机预计达98.6亿元 [25] - 目前国内血透市场以透析器和透析机为主,占比分别为36.9%和19.9% [25] 腹膜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 腹膜透析利用人体腹膜清除体内物质,实现血液净化和肾脏功能替代 [28] - 中国腹膜透析液市场稳步增长,2022年规模44.4亿元,预计2030年达127亿元 [28] ESRD医保报销政策不断完善,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率 - 2012年ESRD纳入大病医保,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并覆盖城乡居民,大部分地区血液透析费打包收费,医保报销比例70 - 90% [29] - 我国96.2%的医院腹膜透析属门诊慢特病,收费方式多样,不同省份/直辖市付费方式有差异 [29][31] - 开展包干支付的医院每月收费(5489±2454)元,PD患者全国自付比例中位数20%,不同医保报销后自付比例和额度有别,大部分医院能报销部分项目和费用 [34] 血液透析机国产化率仍然较低,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 2021年我国血液透析机国产品牌占比仅19%,外资品牌主导市场,2023年1月政策为国产透析机提供替代新空间 [35] 血液透析器有望通过集采实现行业集中度提升 - 24年3月河南联盟血透耗材集采落地,涉及五类产品,覆盖23个省及自治区,采购周期12个月,产品降幅40% - 70%,中选率89%,多家企业中标,威高血液等需求量份额居前 [38] - 血透集采降幅温和,国产厂商报价策略清晰,成熟品种报价高保留盈利空间,竞争格局好的产品低价以价换量 [38] - 集采政策使供应能力强的头部企业中选比例大,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2022年威高血净在透析器和管路领域市场份额均为行业第一 [42] 血液透析机产品研发壁垒高,国产企业有望突围 - 血液透析机研发壁垒集中在整机系统、控制软件、核心算法及零部件、传感器等,国产企业如山外山产品性能达进口机器水平,且治疗效果稳定 [45] 透析器主要壁垒是膜材料生产及封装工艺 - 透析器主要壁垒包括中空纤维型透析膜制造、生产设备改造、安全指标控制、孔径检测等技术 [48] 全产业链布局,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未来发展之道 - 肾科产业链分"肾病原发疾病 - 早中期肾病 - 终末期肾病"三个周期,上游为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设备及耗材生产商和经销商,下游为医疗机构及患者 [51] - 可布局肾病原发和早期领域产品,针对晚期患者内瘘问题布局相关产品,三鑫医疗的留置针打破进口垄断 [54] 相关标的 山外山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2亿元,同比降27.4%,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降66% [57] - 设备市占率提升,2023年设备收入5.28亿元,同比增118.48%,CRRT国内销售额占比22.92%排名第一,血透血滤机占比12.01%排名第四,耗材收入1.02亿元,同比增32.99% [57] - 研发创新能力强,2023年研发投入3803万元,同比增42.6%,获多项专利和注册证,毛利率提升至54.07% [57] - 国内市场优势明显,国际市场布局加快,2023年境外销售收入9898.8万元,同比增91.65% [57] 三鑫医疗 - 2024年三季报营收10.8亿元,同比增16%,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18.7%,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18.8% [59] - 业绩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024H1毛利率35.1%,销售费用率6.3%,管理费用率6.7%,研发费用率4.1%,净利润率16.8% [59] - 血液净化类产品增速快,2024H1收入5.2亿元,同比增25.6%,输注类产品收入约1亿元,同比降13.2%,心胸外科收入0.3亿元,同比增4.9%,2022年进入血管介入新赛道,预计2024年贡献增量 [59] - 河南联盟血透耗材集采落地,公司报价策略清晰,成熟品种报价高保留盈利空间,留置针低价以价换量 [59] 健帆生物 - 2024年三季报营收22亿元,同比增47.8%,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86% [60] - 渠道库存改善,业绩恢复增长,2024Q1/Q2营收7.4/7.5亿元,归母净利润2.9/2.7亿元,24H1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80.5%,销售费用率22.8%,管理费用率5.7%,研发费用率7.5%,净利率36.8% [60] - 肾病、肝病、重症领域增长明显,肾科形成三大产品体系,24H1收入同比增84%,肝病领域收入同比增112%,重症与急诊领域收入同比增72% [60] - 设备增长明显,海外市场积极布局,血液净化设备覆盖全国1800家医院,累计装机近4000台,2024年上半年CRRT设备品牌市占率21.43%排名第二,国产排名第一,24H1海外收入同比增64%,产品在国外2000多家医院应用 [60]
肾科行业报告:稳定趋势下的治疗率提升、国产替代与全产业链布局
西南证券·2025-02-11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