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脂药行业深度报告:降脂:百亿市场,谁主沉浮?
东方证券·2025-02-12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血脂异常发病率上升且趋于年轻化,降脂药物市场前景广阔,新靶点、新技术路线不断被验证,创新药物获批能驱动市场快速扩容 [4] - 国内创新药企在PCSK9、ANGPTL3、Lp(a)抑制剂等热门靶点均有布局,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君实生物 - U、信立泰、石药集团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心血管疾病高发,降脂药前景广阔 血脂异常年轻化,催生降脂临床需求 -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2020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为33.6/万、29.1/万 [14] - 2023年全球降脂药物市场规模为331.2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465.8亿美元,2024 - 2033年CAGR为3.47% [17] - 中国血脂异常人口达2亿,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从18.6%提升至40.4% [20] - 2023年全国等级医院销售额约144.6亿元(+7.1%),零售终端销售额约108.4亿元(+4.7%) [23] 仿制药竞争激烈,联合用药渐成趋势 - 临床上以降低LDL等脂蛋白水平作为治疗血脂异常的核心目标,药物开发围绕调节脂蛋白代谢展开 [26] - 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患病率约8.2%,原发性发病率约0.13% [30] - 降血脂药物分为降胆固醇和降TG药物,他汀类药物占主要市场 [31] 他汀类:血脂异常治疗基石,进口替代悄然发生 -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 - CoA还原酶活性降脂,2023年国内等级医院阿托伐他汀销售额42.3亿元居首,瑞舒伐他汀21.1亿元居第二 [36] - 齐鲁制药已取代辉瑞成为阿托伐他汀销量第一,2018年原研药销量占比55%,2023年降至28% [38]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国产新药崭露头角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阻止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加用依折麦布可使LDL - C水平进一步降低18% - 26% [40] - 海正药业海博麦布对标依折麦布,能更有效降低LDL - C水平 [40] - 集采冲击下,依折麦布原研药销售额下降,仿制药2023年等级医院销售额约5.9亿元(同比 - 47%),海博麦布样本医院销售额占比迅速升高 [44] 贝特类:国产仿制药竞争加剧 - 降TG药中贝特类占主要市场份额,2024年上半年贝特类在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规模达7.4亿元,同比超10% [49] - 雅培新一代非诺贝特类药物安全性更佳,国内已有4家药企获生产批文,国产仿制药未来或取代原研市场 [49] 单片复方:联合降脂的新选择 - 为提高血脂达标率、减少不良反应,降脂联合用药是未来趋势 [53] - 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机制协同、安全性好,赛诺菲原研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已获批并纳入医保,多个国内仿制药在审评审批中 [55] 降脂:聚焦创新,全球研发进程提速 PCSK9锐不可当,国产药物后来居上 - PCSK9抑制剂可精准降低LDL - C水平,全球销售额增长强劲,2023年依洛尤单抗16.4亿美元(+26.2%),阿利西尤单抗10.9亿美元(+26.4%),英克司兰3.6亿美元(+217%) [59] - 截至2025年1月,我国已有7款PCSK9抑制剂获批上市,英克司兰给药频率低,恒瑞瑞卡西单抗450mg剂量可12周给药一次 [62] - 靶向PCSK9研发活跃,除单抗外,企业还探索口服药物、多肽和小核酸等形式 [65] 创新靶点涌现,降脂药市场开创新局 - 创新靶点聚焦脂蛋白代谢通路核心调控因子,如ANGPTL3、ApoC - III、Lp(a)、CETP等 [73] ANGPTL3:罕见遗传病患者的曙光 - ANGPTL3靶向药物针对他汀类无效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74] - Evinacumab是唯一获批的ANGPTL3抑制剂,2023年全球销售额8000万美元,Ⅲ期临床显示可降低LDL - C和甘油三酯水平 [76] - 恒瑞SHR - 1918是国内唯一进入Ⅲ期临床的ANGPTL3靶向药物,I期临床显示可降低LDL - C和TG水平 [76] ApoC - III:siRNA热门靶点之一,改善脂质紊乱的新途径 - 靶向ApoC - III药物针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罕见疾病,以RNA干扰为主 [77] - Volanesorsen因副作用遭FDA拒绝,Olezarsen解决安全性问题,治疗12个月后甘油三酯平均降幅达59.4% [80] - Plozasiran获批在即,Ⅲ期临床显示治疗10个月后,25mg和50mg剂量组甘油三酯和ApoC - III水平显著降低 [80] Lp(a):MNC积极布局,慢性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潜力靶点 - Lp(a)升高与多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传统降脂药物作用有限,多家MNC积极布局靶向Lp(a)药物并进入Ⅲ期临床 [83] - OlpasiranⅡ期临床显示可使Lp(a)水平降低70% - 101%,停药后效果持久,国内及海外均处临床三期 [84] - 礼来Muvalaplin是首个口服小分子LP(a)抑制剂,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可使Lp(a)水平降低80%以上 [86] CETP:前期研发坎坷,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 抑制CETP活性有助于升高HDL水平,降低LDL和VLDL水平 [89] - 曾有四款CETP抑制剂因安全性问题或疗效不佳受阻 [91] - NewAmsterdam制药公司ObicetrapibⅢ期BROADWAY试验结果积极,或成破局者 [94]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血脂异常发病率上升且趋于年轻化,降脂药物市场前景广阔,新靶点、新技术驱动市场扩容 [99] - 国内创新药企在热门靶点有布局,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君实生物 - U、信立泰、石药集团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