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电量入市交易为大势所趋,将为行业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入市交易后新能源将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成本,各类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体现,更好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助力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 [1] 风光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 - 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2] - 要求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制定并适时调整,同时健全中长期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 [2] 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差价补偿,高于机制电价时扣除差价,通过“多退少补”方式让企业有合理稳定预期,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3] - 机制电价、电量规模、执行期限等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等明确,结算费用纳入当地系统运行费用 [3] 新老项目划分标准 - 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划分 [4] - 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通过开展差价结算,实现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电量规模衔接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政策,机制电价按现行价格政策执行,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享有财政补贴的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的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 [4] - 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4]
电气设备行业: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交易,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诚通证券·2025-02-12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