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13家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盈利稳中向好,资产质量稳健,预计2025年银行投资主线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配置价值增强和逆周期调节政策下个股基本面改善带来估值修复;全球铜矿供应增速刚性,冶炼产能增长,中国精炼铜产量增速或阶段性弱化,铜行业或延续高景气周期;中广核技业绩短期承压,但在新材料转型、质子治疗装备产业化、电子加速器应用等方面有进展,未来盈利有望改善;聚灿光电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积极开发Mini/Micro LED芯片,转型为全色系LED芯片供应商,业绩有望持续增长;能源行业国际原油价格有涨有跌,OPEC产量增长,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上升;非银金融行业证监会出台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利好证券和保险行业 [2][7][11][16][20][22] 银行行业 盈利情况 - 13家银行2024年全年合计营收同比+2.16%,环比+1.18pct,预计非息收入贡献明显,部分优质区域银行四季度信贷需求和规模扩张好于预期;除招行、浦发、郑州银行外均实现营收正增长,优质江浙区域城商行营收增速领先;除中信、兴业、苏农行外均实现营收增速环比改善 [3] - 13家银行合计净利润同比+5.17%,环比+1.45pct,除厦门银行外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5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10%;大部分银行净利润增速环比改善幅度小于营收,预计四季度拨备计提力度边际加强 [4] 规模增长 - 贷款增速环比下降,非信贷资产推动总资产增速环比提升,截至2024年末,13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8.08%,环比+0.16pct,11家上市银行(除去中信、浦发)总资产同比+9.62%,环比+0.33pct,贷款同比+8.62%,环比-0.67pct;优质区域城商行贷款保持高增速 [5] - 存款增长较好,11家上市银行(除去中信、浦发)存款同比+11.33%,环比+2.7pct,或与四季度地产销售回暖、财政支出发力,对公存款恢复有关;杭州、宁波等银行存款增速排名靠前 [6] 资产质量 - 披露不良率的12家银行中,仅招行不良率环比微升1bp至0.95%,其余11家不良率环比持平或下降1 - 4bp,预计风险暴露压力主要在零售端经营贷 [6] - 整体拨备水平充足,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达541.45%;8家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4家环比提升,齐鲁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幅度最大(9.64pct),不良率环比降幅亦最大(4bp),资产质量或持续改善 [6]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年银行投资主线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指数化投资推动银行配置价值增强,以及逆周期调节政策成效显现下银行个股基本面预期改善带来估值进一步修复,建议关注有业绩释放空间的优质区域行 [7] 金属行业 铜矿供应 - 全球铜矿供应增速仍显现刚性特征,2017 - 2022年全球铜矿供给增速持续下行,2023年至今供给端扰动共振,2023年全球铜矿供给年增长率仅1.18%,较2022年下滑2.14pct;预计2023 - 2026年的铜矿年均增速或降至1.93%,较2017 - 2022降速增长周期持续下降0.15个百分点,供应缺口或呈趋势性放大;2028年左右全球铜矿产量或呈有效的底部抬升 [7] 冶炼产能 - 全球铜冶炼产能延续增长态势,2022 - 2026年全球铜冶炼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1%,产能绝对值与增长率均高于铜矿供给数据,二者增速错配导致铜TC价格低迷 [8] - 全球铜冶炼产能利用率在2023年升至83.3%(较2022年提高2.7pct),2024年M2 - M5进一步上升1.85pct至85.15%,冶炼端对矿端实际有效供给的需求强化进一步解释了铜TC价格阶段性的显著回落 [8] 中国精炼铜 - 中国精炼铜产量增速或现阶段性弱化,2024 - 2026年中国精炼铜产量或为1304万吨、1323万吨及1345万吨,产量增速或呈阶段性弱化并低于2%,中国精铜产量占全球比例或将较2023年下滑但仍维持在48%附近 [9] - 中国精炼铜自给率严重不足,月均净进口量需在20万吨左右以满足境内供需平衡,若净进口量持续收缩将推动国内铜显性库存急速回落并带动现铜升水放大,暗示铜价或仍有较强的上行弹性 [9] 行业前景 - 铜市场的供应缺口或仍有趋势性放大可能,上游供给偏刚性及下游需求强弹性令实际铜矿供给相对冶炼需求仍承压偏紧,中国精炼铜产量增速或现阶段性弱化,铜价易涨难跌,行业景气度或仍处于偏强周期,与公募基金在铜行业配置比例升高相印证 [10] 相关公司 - 紫金矿业,西部矿业,铜陵有色,金诚信,江西铜业 [10] 机械行业 公司概况 - 中广核技是中国广核集团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平台、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龙头企业、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 [11] 业绩情况 - 公司营业收入2021年同比增长20.25%,达79.99亿元,2022 - 2023年受下游市场需求影响同比下滑13.18%和8.53%,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59亿元,降幅同比收窄至 - 1.92% [11] - 营收占比较大的高新材料业务受上游石化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内环保监管加强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下游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价格未涨,利润率下滑;培育期业务投入大,导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 [11] 业务进展 - 公司持续优化新材料结构,向高端材料转型,2024上半年传统行业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5.5%,“三新”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51.8%;围绕工程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展科技研发,完成尼龙线缆料系列化落地,电池包复材产业化,具有先发优势,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2] - 质子治疗装备产业化落地,2024年11月6日,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迎来首台设备下线,初期具备每年3 - 4套质子治疗系统的供货能力;公司质子治疗装备回旋加速器束流能量≥230MeV,标志着在电子加速器技术上向高能跃升;十四五期间我国质子治疗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0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13] - 电子加速器逐步替代钴60装置进行辐照消毒灭菌,未来10年医疗器械消毒市场将翻倍增长,电子束和X射线在医疗器械灭菌中的应用占比将从2023年的5%增长至35%;我国医疗保健产品工业化灭菌市场中辐照灭菌占比不到15%,提升空间大;公司正在研发新设备,未来有望在高附加值消毒领域推广电子加速器及辐照服务,打开盈利空间 [14]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3.13、1.20和1.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 - 0.33、0.13和0.2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值为55.0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5] 电子行业 业绩情况 - 2025年1月25日,聚灿光电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60亿元,同比增长11.2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61.44%,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86亿元,同比增长52.78% [16] 经营亮点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3.70%,同比增长3.26pct,受益于营销策略和市场需求把握精准叠加产能释放,高端产品产销两旺,产能利用率、产销率保持高位,驱动主营业务稳步增长;LED芯片产量2283万片,较2023年、2022年分别增长5.02%、13.82%;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5.24亿元,同比增长160%;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均优于所处行业均值 [17] 未来发展 - 未来几年Mini/MicroLED市场有望迎来放量,MiniLED背光在背光和直显领域有广泛应用需求,2024年中国MiniLED背光产品整体出货量将达1280万台,同比增长5%;公司自主研发高压芯片筛选方案,解决超高压Mini背光产品单胞微漏问题,实现批量量产;MicroLED领域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合作,开发Micro专用外延和芯片,逐步实现小批量出货;预计到2030年全球Micro - LED市场规模将达到256.5亿美元 [18] - “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部分投产,公司正式转型为全色系LED芯片供应商,开辟业务第二增长曲线,协同推进“Mini/MicroLED芯片研发及制造扩建项目”实施,提升红黄光与蓝绿光芯片配合与协同能力,为客户提供全色系产品服务;截至2025年1月11日,红黄光项目已具备部分量产条件,产品类别将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 [19][20]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41元,0.54元和0.65元,维持“推荐”评级 [20] 能源行业 原油价格 - 截至2025年1月10日,Brent和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为79.76美元/桶和76.57美元/桶,环比上月上涨10.49%和11.63%;WTI、Brent原油现货价格分别为73.92美元/桶、76.92美元/桶,环比上月分别涨8.12%、6.63%;ESPO原油现货价格为74.68美元/桶,环比上月涨8.36% [20] - 12月,OPEC原油现货价格为73.07美元/桶,环比上涨0.14%;中国原油现货月度均价(南海)为64.39美元/桶,环比下跌0.72%,中国原油现货月度均价(胜利)为72.79美元/桶,环比下跌3.31% [20] 产量与产能 - 11月,OPEC原油产量达26657千桶/天,环比上月增长122千桶/天,增幅为0.46%,同比增长42千桶/天,增幅为0.16% [21] - 截至1月3日,美国炼油厂可运营周平均产能利用率为93.30%,环比上月上涨0.90个百分点;石油产品供应量为19791千桶/天,环比上月下降367千桶/天,降幅为1.82% [21] 出口情况 - 12月,美国原油出口数量月度均值为3892.50千桶/日,环比上月下降20.70千桶/日,降幅为0.53% [21] - 11月,中国原油出口数量为251627.47吨,环比增长27.34% [21] 非银金融行业 政策情况 - 证监会制定了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实施意见,以贯彻相关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2] 投资建议 - 《实施意见》有助于资本市场生态优化和场内资金预期回报提升,对证券行业而言,有利于各项业务开展,改善业绩和提升估值,拓宽业务结构,发挥资本中介优势,做大客户基本盘;对保险行业而言,可提升投资收益率,缓解“资产荒”和利差损压力,实现“戴维斯双击”,助力板块估值修复 [23] - 证券和保险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增强,未来行业头部机构估值上升空间有望打开,建议持续重点关注;在ETF蓬勃发展环境下,证券保险ETF的投资价值也应继续重点关注 [23]
首席周观点:2025年第7周
东兴证券·2025-02-14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