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川自研iFA上线,国产工控生态开启新程,该平台覆盖从执行层到控制层的高效组态、编程、仿真和调试功能,可提升项目开发和维护效率 [1] - 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增长但高端领域有挑战,汇川IFA平台对标西门子博途,有自主性和创新性,助于加速硬件国产替代,为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2] - 公司“三板斧”业务表现良好,自动化主业稳健,新能源车业务高增,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4] - 短期制造业增速筑底预计2025年改善,长期公司“战略力+产品力+组织力”发挥优势,各业务有望发展良好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三季报业绩 - 单三季度: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1%;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10% [3]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4.0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1% [3] - 分板块:通用自动化前三季度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4%;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96%;智慧电梯前三季度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6%;轨道交通前三季度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9% [3][9] 三板斧业务情况 通用自动化业务 - 市场规模大且有成长属性,2023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3115亿元,同比增长11% [4] - 公司是内资绝对龙头,在通用伺服、低压变频器和小型PLC三大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均为内资第一且领先优势扩大,增长逻辑为制造业周期复苏+产品拓展+国产替代 [4] 新能源车业务 - 2024年上半年在电控、电驱总成、电机、OBC等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1%、6%、5%、5%,排名居前 [10] - 2024年前三季度定点20多个,盈利能力因规模效应逐步改善 [10] 人形机器人业务 - 汇川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2023年成立人形机器人团队,多部门协同开发核心零部件产品 [10] - 技术积累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系统,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有助于成本控制 [1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6、482、580亿元,同比增长24%、28%和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58、65亿元,同比持平、增长22%和13% [11] -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2023 - 2026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4%和11%,EPS分别为1.8、2.1、2.4元,PE分别为38、31和28倍,维持“增持”评级 [11] iFA平台情况 - 集成设计仿真、虚拟调试、生产运营等功能,实现全流程无缝开发等,与其他平台深度融合,实现OT到IT无缝衔接 [13] - 核心优势:全场景集成,集成多种控制功能,支持一键安装和OTA在线升级,兼容全产品开发等;开放领先架构,高实时性,支持第三方设备接入;技术自主可控,定制数据模型,支撑客户需求和迭代升级 [13][14] 可比公司估值 - 展示了中控技术、禾川科技等多家可比公司2023 - 2026年市值、归母净利润、PE、加权ROE、PB等数据,以及行业平均和汇川技术相应数据 [17]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6E年相关数据,还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数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