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财务报表看企业挺价诉求渐强,海外企业近年经营承压,仅万华化学有效平滑周期波动,企业集中挺价修复盈利诉求或增强 [8] - 基于企业愿景假设聚氨酯供需向好,MDI和TDI未来三年新增产能有限,需求有望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国内MDI供需差分别为 - 16/-2/-32万吨,TDI供需差分别为 - 6/-2/-10万吨 [8] - 从巴斯夫新战略变化看行业未来趋势,强调绿色低碳化工重要性,中国化工有望实现从成本优势到绿色成本优势跃迁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角度出发,企业挺价诉求渐强 海外企业经营压力仍存 - 2023年受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四家海外企业营收及盈利同比下滑20% - 30%,2024年除亨斯迈外其余三家延续弱势,而万华化学通过新增产能释放和成本控制维持较好盈利能力 [14] - 四家海外企业启动成本节约计划,巴斯夫和陶氏进行资产结构优化,而聚氨酯业务向下拐点出现在2022Q3,2024年五家企业聚氨酯业务量增价减,万华营收增长,海外企业营收持平或略降 [22] 企业盈利修复诉求渐强 - 国内外主流聚氨酯厂商集中调涨,如巴斯夫、万华化学、亨斯迈等企业对MDI/TDI提价,韩国锦湖也提升聚合MDI报盘 [26] - 全球MDI和TDI供给高度集中,企业易形成挺价合力,且2024年以来聚合MDI库存低位,近期供给侧扰动使亚太地区MDI/TDI供应减少,现货库存去化 [29][31] - MDI产品盈利周期3 - 5年,TDI约8 - 10年,当前聚氨酯产品盈利拐点或渐近 [36] 基于企业愿景假设,聚氨酯供需或向好 供给端:新增产能较为有限,中美增速高于欧洲 - 新增产能有限,MDI未来三年整体扩产规模有限且建设有不确定性,TDI海外装置部分关停,未来新增产能仅万华福建36万吨较确定 [41] - 中美增速高于欧洲,MDI中美新增规划产能增速快于欧洲,TDI海外装置退出,未来拟在建项目全在中国 [42] 需求端:短期结构分化,长期稳定乐观 - 下游需求分化,国内下游需求在冰箱冷柜等行业带动下复苏,海外建筑领域承压,未来需求增量关注电子、家居等领域 [47] - 长期保持稳定乐观,科思创预测MDI和TDI市场长期平均增速分别在6%和3 - 4% [47] 供需平衡表:中长期供需向好 - MDI供给侧格局高度寡占,未来新增产能少,2025年关注万华宁波60万吨进展,2026年及以后关注巴斯夫美国20万吨落地 [50] - MDI需求侧聚合MDI下游家电、汽车等领域有望持续贡献需求增量,建筑领域需求有望修复;纯MDI下游TPU、氨纶等领域需求有望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国内MDI供需差分别为 - 16/-2/-32万吨 [51][52][53] - TDI供给侧格局集中,未来新增产能趋向有序,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需求侧下游软泡材料为主,终端集中在软体家具领域,消费有望受益于软体家具产量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国内TDI供需差分别为 - 6/-2/-10万吨 [56][57] 从巴斯夫新战略变化,展望行业未来趋势 - 巴斯夫战略有变有不变,延续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判断,不同点在于强调绿色转型重要性,明确划分核心业务和独立业务并差异化管理 [59][60] - 以中国区域为战略重心方向不变,因全球化工品需求面临挑战,中国具备市场和成本优势,众多化工企业加速在中国投资 [61][64] 相关标的 - 相关标的为万华化学、沧州大化等 [10]
聚氨酯行业深度报告:从海外企业财报看未来三年聚氨酯供需格局
德邦证券·2025-02-20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