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复苏转繁荣宜捂股,消费+AI端侧应重视
西南证券·2025-02-26 1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电子行业预计小盘风格在25Q2前占优,中大市值叠加成长风格为建仓、加仓窗口,消费相关零部件和半导体是全年投资主线,工业和汽车相关模拟、功率半导体二季度从复苏转繁荣,中游代工等Q2起陆续涨价,代工厂资本开支Q2后上调,AI算力和端侧、果链为成长主线[3] - 电子行业整体估值反映2025 - 2026年从复苏到繁荣预期,当前胜率和赔率中性,25Q2或交易EPS向上拐点预期,25H2景气度转繁荣并持续至2026年,当前宜持股,25Q2前震荡是建仓或加仓机会[4] - 内需消费是2025年电子重要主线,AI对换机需求提升待观察但勿轻视估值弹性,全球工业、汽车补库需求临近,建议关注中游产能利用率饱满领域[5] - 2025年电子成长主线是AI算力、AI端侧、果链创新及国产化,关注相关领域阿尔法和供应链弹性机会,以及国产化带来的弹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电子 - 2025年是苹果手机创新升级大年,2026年是苹果可穿戴产品创新大年,苹果产业链将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9] - 2025年有望成为大厂参与智能眼镜市场开局之年,大厂入局将带动行业提速发展,智能眼镜有望从主题投资变为主线投资[10] - 看好光学升级和消费电子补贴带来的投资机会,补贴政策落地后可带动电子产品需求[10][11] - 2024年AI硬件和大模型发力,端侧AI加速落地,AI PC和AI手机率先放量,新型AI终端也有产品落地,未来多模态AI与智能Agent引领智能终端创新[12] - PC市场出货量边际回暖,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增长11%,2024年是AIPC放量元年,2027年AI PC渗透率有望达80%以上;手机市场出货量增速回正,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6.2%,2024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预计达1.7亿部,2027年渗透率约40%[14] - AI PC和AI手机使消费电子产业链在结构件材料、散热、电磁屏蔽、电池和充电、PCB、声学和光学交互等方面发生变化[19][22] - 受益于AI落地,iPhone或迎新一轮上行周期,苹果有望在AI手机率先突围,iPhone 17系列硬件升级将带动供应链部分环节ASP提升,看好PCB和光学升级对供应商业绩的助力[23][26] - AI赋能带动智能眼镜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9年销量达5500万副,2035年达14亿副,2030年渗透率达20%,中短期内不带显示的智能眼镜将占主流[29][37] - 多地落地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对终端消费有提振效果,购机补贴有望刺激换机需求[44] - CIS受益于手机光学升级和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国产CIS厂商崛起,手机和车载CIS有望量价齐升,汽车CIS相关核心标的为韦尔股份[47][50][55][59]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 - 2023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下降,中国大陆市场规模增长且位居第二,产品结构中半导体硅片占比约33%[64] - 国内晶圆制造材料国产化率低,集中在中低端,高端材料国产替代任重道远,未来行业有望加速发展[67] - 介绍了硅片、气体等多种半导体材料的市场规模、格局及国内代表厂商[70] - 2025年增量催化因素包括下游需求回暖、Fab厂扩产、国产替代需求,还列举了相关核心标的及业务[71] MLCC - 2023年全球和中国MLCC市场规模下滑,行业下行周期见底,逐步企稳修复,2024年部分下游需求回暖[75] - 全球MLCC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需求旺盛,高端市场国产替代进程方兴未艾,下游应用主要为消费类和工业类市场[78][81] - 车用MLCC市场需求强劲,是行业新增长曲线,AI产品放量也为MLCC市场带来新增长点,相关核心标的为三环集团[83][84] PCB行业 - 投资逻辑为高多层资产稀缺性凸显,25Q2后带动需求上行;交换机份额25H2或提升,国内厂商有望受益[87] - AI带动数通PCB放量,产品升级推动HDI需求,量价跟踪显示出货量稼动率回暖,价格整体稳定,数通PCB ASP提升,数通敞口大的厂商业绩弹性大[90] - AI服务器结构多采用OAM + UBB + 母板形式,CPU与GPU集成度提升是趋势,覆铜板行业量价温和复苏,关注25年AI服务器高速CCL需求[91][92][93] - 介绍了英伟达供应链和通用服务器换代对高速覆铜板的需求,以及行业基本面,包括市场份额、产品结构、下游需求等情况[95][96][98] 半导体设备 - 投资逻辑为中国大陆成熟制程持续扩产支撑设备市场需求,国产替代份额上升带动公司业绩释放[102] - 半导体设备行业估值相对稳定合理,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同比增长,中国大陆是主要需求来源[103][108] 半导体代工 - 投资逻辑为中国大陆特色工艺平台技术优势绑定下游客户,大陆设计公司崛起推动中长期需求[112] - 半导体代工行业PB处于历史中位数,PE波动大,当前估值相对合理,全球半导体产业有望受AI拉动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113][117] - 国产AI加速卡已初步布局,核心性能有差距,2025年国产AI服务器加速卡需求将快速释放[118] 模拟IC - 消费电子率先复苏,汽车高景气度延续,关注结构性机会[122] 功率IC 未提及 AIoT 未提及 部分个股梳理 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