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别对两会抱太大期望,难成为推动市场因素
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US:MS)2025-02-27 23: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增长目标和财政预算或与市场共识一致,有适度扩张,对消费和科技有温和支持,但缺乏更深入的社会福利改革,科技活力回归,但全面通胀仍缓慢[1] - 北京可能保持宏观目标谨慎乐观,预计2025年实际GDP目标维持在“约5%”,自2004年以来首次将“最优”通胀目标降至“约2%”[3] - 政策刺激力度将继续不足,预计3月NPC宣布2025年适度增加2万亿人民币财政扩张,包括4%的GDP官方预算赤字、2万亿特别长期国债和约50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扩大[4] - 财政刺激以供给为中心,2万亿刺激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资本支出,仅三分之一与消费相关,且深度社会福利改革仍未出现[5] - 房地产方面,中央政府直接资金支持可能性低,虽可能分配更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住房库存回购,但实施存疑[12] - 第三轮更注重消费的刺激取决于社会动态演变,若通缩螺旋导致社会稳定风险回升,政策可能转向消费[13] - 关税升级风险值得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多项关键时间节点需密切留意[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焦点转移 - 随着年度NPC临近,市场焦点从近期人工智能热潮转回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NPC会议将于3月5日开始,届时北京将正式宣布年度宏观目标和财政预算[2] 宏观目标预测 - 预计2025年实际GDP目标维持在“约5%”,以显示支持经济的承诺;自2004年以来首次将“最优”通胀目标降至“约2%”,以承认通缩压力;今年省级GDP目标加权平均值维持在5.3%,仅比2024年低10个基点,27个省份将CPI目标从3%降至2%[3] 政策刺激情况 - 政策刺激力度将继续不足,地缘政治逆风使北京有振兴私营部门活力的紧迫感,但财政方案短期内难提升,因决策者担忧公共债务水平高和道德风险问题,且第一季度增长强劲也让北京有暂时缓解,预计3月NPC宣布2025年适度增加2万亿人民币财政扩张,包括4%的GDP官方预算赤字(2024年为3%)、2万亿特别长期国债(2024年为1万亿)和约50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扩大,可抵消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的拖累[4] 财政刺激方向 - 财政刺激以供给为中心,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促进消费列为2025年首要任务,但因路径依赖,NPC财政方案中经济再平衡努力有限,近期科技成就可能强化北京增强供应链自给自足的任务,预计2万亿刺激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资本支出,仅三分之一与消费相关,包括适度扩大以旧换新计划(200 - 300亿人民币,2024年为150亿)、农村居民养老金支付/医疗保险补贴小幅增加和公务员薪资约5%的增长,但深度社会福利改革仍未出现[5] 房地产情况 - 中央政府直接资金支持房地产可能性低,因存在道德风险担忧;北京可能分配更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住房库存回购,但因资金成本高和地方当局风险厌恶,实施存疑[12] 消费刺激与经济形势 - 第三轮更注重消费的刺激取决于社会动态演变,维持低于市场共识的观点,即由于美国关税影响、房地产市场放缓和政策刺激不足导致的通缩循环,中国名义GDP增长可能从第二季度起迅速降至4%以下;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不一定能解决中国周期性通缩问题或结构性失衡,反而可能在短期内鼓励更多资本支出并减少劳动力投入,加剧供需失衡;若通缩螺旋导致社会稳定风险回升,政策可能转向消费[13] 关税风险关注 - 今年增长的主要下行风险来自贸易方面,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速度超预期,2月关税提高10个百分点已与2018 - 19年幅度相当,且进一步升级风险高,需密切关注4月1日美国政府“美国优先贸易政策”调查结果、4月5日TikTok禁令延期执行日期、美国对小额进口关税豁免评估以及“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执行情况等关键催化剂[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