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MS)

搜索文档
时报观察丨熊猫债发展势头强劲 人民币国际化再添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17
责编:万健祎 不过,人民币的低息优势只是熊猫债发行放量的触发因素,推动熊猫债市场发展壮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金融的制度型开放与不断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伙 伴。一方面,2022年以来,进一步便利熊猫债发行的制度政策渐次落地,不仅优化了注册发行机制,还松绑了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募集资金 可汇往境外使用,资金用途更为灵活。另一方面,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经贸合作伙伴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在跨境经贸交易中 被更广泛地使用,增强了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的信心,从而推动熊猫债市场的发展。 熊猫债市场正显示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深度和广度。每一笔熊猫债的积极发行与踊跃认购,都在为人民币国际化积蓄新动能。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 进,人民币资产将更具吸引力。 近日,熊猫债市场迎来首家美资公司的成功发行,摩根士丹利发行5年期20亿元的熊猫债,票面利率仅1.98%,反映出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同时,匈牙利 发行3年期40亿元和5年期10亿元的两期熊猫债,分别成为"单笔发行规模最大的外国政府熊猫债券""首单5年期外国政府熊猫债券"。 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千亿元。外资愿意来境内债券市场以人民币 ...
时报观察丨熊猫债发展势头强劲 人民币国际化再添新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7-30 08:08
熊猫债市场发展 核心观点 - 熊猫债市场迎来首家美资公司摩根士丹利发行5年期20亿元债券 票面利率仅1 98% 反映投资者认购热情 [1] - 匈牙利发行3年期40亿元和5年期10亿元熊猫债 创下"单笔发行规模最大的外国政府熊猫债券"和"首单5年期外国政府熊猫债券"纪录 [1] - 2023年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千亿元 显示人民币配置价值受国际资本青睐 [1] - 人民币低息环境 债市制度型开放深化 国际经贸合作扩大是推动熊猫债市场发展的三大核心因素 [1][2] 市场驱动因素 - 中美利差持续走阔 人民币融资成本比较优势凸显 2021年以来为外资发行人节省成本 [1] - 人民币汇率在国际经贸压力下保持稳定 增强外资投资者通过熊猫债分散投资避险的意愿 [1] - 2022年起监管优化熊猫债注册发行机制 松绑募集资金使用管理 允许资金汇往境外 提升灵活性 [2] 市场影响 - 外资机构及政府发行主体多元化 显示市场深度广度持续拓展 [1][2] - 每笔熊猫债发行认购均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新动能 [2] -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 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2]
时报观察 熊猫债发展势头强劲 人民币国际化再添新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7-30 03:56
不过,人民币的低息优势只是熊猫债发行放量的触发因素,推动熊猫债市场发展壮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 我国金融的制度型开放与不断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伙伴。一方面,2022年以来,进一步便利熊猫债发行的 制度政策渐次落地,不仅优化了注册发行机制,还松绑了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募集资金可 汇往境外使用,资金用途更为灵活。另一方面,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经贸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在跨境经贸交易中被更广泛地使用,增强了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 的信心,从而推动熊猫债市场的发展。 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千亿元。外资愿意来境内债券市场以人民币融资,甚至越来 越多的外资投资者到境内认购熊猫债,说明人民币配置价值正日益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这离不开近年 来低息的人民币融资环境、我国债市制度型开放的深化,以及我国国际经贸"朋友圈"的不断扩大。 熊猫债市场正显示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深度和广度。每一笔熊猫债的积极发行与踊跃认购,都在为人民币 国际化积蓄新动能。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将更具吸引力。 近日,熊猫债市场迎来首家美资公司的成功发行,摩根士丹利发行5年期20亿元的熊猫债, ...
Banking giant makes bold S&P 500 prediction
Finbold· 2025-07-29 17:18
Banking giant Morgan Stanley (NYSE: MS) has issued an aggressive forecast for the S&P 500, projecting the index to reach 7,200 by mid-2026.The bullish outlook implies a 12% increase from the index’s last session close of 6,389. Notably, the S&P 500 has been on an upward trend, gaining 1.3% over the past week.S&P 500 one-week price chart. Source: Google Finance The bank’s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Michael Wilson, suggested that the odds of this bullish scenario are rising, supported by a combination of favo ...
全球宏观策略:从减速带到坑洼Global Macro Strategist From Speed Bump into Pothole
2025-07-29 10: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利率、债券等) 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欧元区等,以及相关国家的央行如美联储(Fed)、瑞士国家银行(SNB)、英格兰银行(BoE)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观点 - **美国经济**:关税将使美国经济在2025年第三季度经历通胀“减速带”,随后在第四季度陷入增长“坑洼”;当前CEO信心和关税向消费者价格的传导暂未威胁美国经济,但投资者应警惕关税影响,预计未来六个月经济将面临困难,国债收益率和美元将走低 [2][13][16] - **全球央行政策**:央行政策决策常令投资者意外,在G10国家中,瑞士国家银行(SNB)决策意外性最高,美联储(Fed)和日本央行(BoJ)决策意外性最低;投资者密切关注OIS定价,与OIS定价的偏差会引发货币波动 [8][13][47] 投资策略观点 - **利率策略** - **美国**:建议投资者持有长期国债和国债曲线陡化策略;预计当前国债票面利率将保持稳定至2027年2月,国债回购应采取针对性方法;建议卖出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的通胀盈亏平衡率 [5][62][72] - **英国**:建议建立3s10s国债陡化策略,因前端市场乐观且供需背景不利 [6] - **日本**:预计中期国债表现不佳,建议支付5y的2s5s10s蝶式价差,从长期10年期日本国债转向10年期日本国债对5年期隔夜指数掉期(OIS)的多头 [67][70] - **欧元区**:分析了陡化策略面临的三个挑战,重申10s30s陡化建议;认为欧洲央行(ECB)的鹰派立场可能过度,建议在进一步压力下进行10 - 12月的扁平化操作 [64][65] - **外汇策略** - **美元(USD)**:看跌美元指数(DXY),认为投资者低估了美元下行波动的可能性;预计美元兑日元(USD/JPY)将下跌,维持做空USD/JPY的头寸 [87][88][101] - **欧元(EUR)**:维持看涨欧元兑美元(EUR/USD)的观点,鹰派的欧洲央行将进一步支持欧元升值 [89] - **日元(JPY)**:看涨日元,财政担忧和投机性日元空头头寸被美日贸易协议带来的鹰派日本央行预期所抵消 [90] - **英镑(GBP)**:认为英镑将获得支撑,建议通过做多GBP/CHF进行套利交易 [91] - **其他货币**:对加元(CAD)、澳元(AUD)、新西兰元(NZD)等货币给出了相应的观点和交易建议 [93][94][9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税影响**:进口商在4、5、6月支付了大量新关税,7月月度关税收入有望创新高;美国3400亿美元的7月年化关税占名义GDP的1.10%,远高于多年平均的0.25%,预计将对美国财政部融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24][29] - **市场信心**:CEO信心和经济增长相互影响,股市和实体经济并非总是同步;4月股市短暂进入停滞区,CEO信心接近净悲观 [30][36] - **央行决策影响**:不同央行决策对货币的影响不同,如SNB决策意外时,USD/CHF会相应波动;BoE决策意外时,GBP/USD反应不同 [50][54] - **研究报告相关**: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由多家公司发布,分析师薪酬基于多种因素,报告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研究报告需遵循相关政策和规定,包括更新频率、审核流程等 [113][121][137]
亚洲经济观点:关税税率尘埃落定,但损害几何?Asia Economics-The Viewpoint Dust Settles on Tariff Rates, But What’s The Damage
2025-07-29 10:31
July 28, 2025 06:07 PM GMT Asia Economics | Asia Pacific The Viewpoint: Dust Settles on Tariff Rates, But What's The Damage? Despite trade deals being concluded, we are ending up with much higher tariff rates across the board. This is already starting to impart some damage to the growth cycle through capex, as we expected. The growth drag will become more salient after front-loading effects fade. Key Takeaways In this report, we address the following key questions: 1. With trade deals coming in, what is the ...
贸易战警报降级!美国关税冲击小于预期,华尔街松了一口气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08:46
例如,摩根大通已将衰退风险从解放日的60%降低至40%,虽然仍高于正常水平,但至少不像之前那么 悲观了。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似乎仅略低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份威胁的水 平,但这足以缓解华尔街对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担忧。 随着上周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目前看来,实际的关税税率最终将处于15%至20%的区间。这一税 率远高于年初时的低个位数水平,但又低于4月2日关税公告后人们所担心的25%甚至更高的税率。 经济学家曾担心,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声明中提出的激进关税会推高通胀,并导致经济显著放缓甚 至陷入衰退。 但自那以后,围绕关税的悲观论调有所减弱。经济学家认为,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背景、关税对长期通 胀的影响低于预期,以及金融环境普遍放松,是前景看起来不那么黯淡的原因。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Michael Zezas表示:"我们仍然认为,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缓慢且通胀坚挺。 这不是经济衰退,但是贸易和移民管制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超过放松监管和财政刺激带来的提振。" 美欧协议将为美联储本周讨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提供更多的考量依据。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联储一直 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很大 ...
摩根士丹利发行首单美国总部熊猫债,20亿元创历史!全球资本认可人民币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7-29 07:18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7月28日发布消息,摩根士丹利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这是首单由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发行的熊 猫债。发行期限5年,发行利率1.98%,吸引了多元投资者踊跃认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熊猫债已累计发行超600只。发行机构超90家,历史累 计发行量已突破1万亿元。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全球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高度认可。 在全球不确定性提升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融资环境较为宽松,熊猫债收益稳健、信用风险可控。这使其成为国际投资者多元化配置 的重要选项。熊猫债投资者结构日趋多元,境外机构持有占比已接近20%。 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存续托管熊猫债共计3158.20亿元。境外机构持有熊猫债约597.36亿元,占比达18.9%。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提 升,熊猫债作为人民币计价债券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机构多元化融资渠道的重要选择。 熊猫债市场将继续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政策支持与制度完善、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金融创新与产品多样化等因素将推动其发展。随着绿色与可 持续主题扩容,国际开发机构与跨国企业发行绿色熊猫债。 ...
历史上一张面额最大的支票
搜狐财经· 2025-07-29 03:05
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危机与救助 - 雷曼兄弟破产,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注资拯救,美联储承诺担保290亿美元,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1] - 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资金流动性困境,美联储分两次注入4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进行救助 [1] - 摩根士丹利面临危机,美联储和财政部积极寻找合作对象,包括中投、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和三菱日联金融银行 [2] - 三菱银行最终成为摩根士丹利第一大股东,通过90亿美元支票完成投资 [2][6] - 三菱银行的这笔投资后来获得巨额利润 [3] - 美联储和财政部获得国会授权后开始拯救华尔街各大财团,避免了世界毁灭性灾难 [4] 金融机构的合作与谈判 - 摩根士丹利与中投和三菱银行有合作关系,中投持股9.9%,但认为中投条件过于苛刻,最终选择与三菱银行合作 [2] - 摩根士丹利股价持续大跌,三菱银行随时可能终止协议或重新谈判 [2] - 三菱银行代表亲自从东京到纽约交付90亿美元支票,确保交易完成 [2][6] 历史性交易 - 三菱银行通过90亿美元支票成为摩根士丹利第一大股东,这笔交易后来证明非常成功 [2][3][6]
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蹄疾步稳 中国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
证券日报· 2025-07-29 01:13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 中国证监会提出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和实施路径,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1] - 外资机构积极布局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中国市场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与日俱增[1] - 证监会持续完善对外开放政策,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推动A股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2] 外资机构参与情况 - 中国资本市场已有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渣打证券(中国)、法巴证券(中国)等多家外商独资券商,以及星展证券(中国)、大和证券(中国)等外资控股券商[2]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外资持仓稳定在3万亿元以上,外资持股占比稳步上升[2][3] - 外资机构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参与跨境业务等方式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同时带来先进经验与技术[3]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和股指目标,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结构性改善稳步推进[4] - 瑞银财富管理认为中国科技板块蕴含超额收益机会,景顺亚太区指出中国科技板块(AI、电动车、机器人)估值仍具吸引力[4]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的原因包括中国经济韧性、政策红利释放和长期资金配置需求[4] 未来开放政策方向 - 证监会将加快落实2025年对外开放举措,包括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拓展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5] - 商务部提出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参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引导外资长期投资[5] - 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范围,放宽外资业务准入,深化跨境监管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与外资"引进来"协同[5][6] 制度型开放建议 - 建议拓宽互联互通渠道,扩大衍生品市场开放,研究推出"新股通"等新机制[6] - 优化跨境投融资制度,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探索升级跨境理财通[6] - 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统一ESG披露标准,完善跨境数据流动和外汇管理政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