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川技术人形机器人发展依托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厚积累,以核心零部件的优势和技术突破为核心逻辑,其基因和人形机器人发展阶段高度适配,技术、规模化降本、产业链协同等核心优势有望助力公司在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3][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扎稳打,汇川立足工业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 技术扎实,汇川立足工业实现机器人业务快速发展 - 发展历程包括早期技术积累(2003 - 2013)、正式进入机器人领域(2013 年收购睿瞻)、核心部件研发与产品线扩展(2016 年收购上海莱恩,开发伺服系统)、市场拓展与量产(2020 年后 SCARA 和六关节机器人市占率提升)以及近年来的技术升级和应用领域扩展 [5][13] - 2024 年推出多款六关节机器人,最高负载可达 300KG,大六关节机器人系列产品已成功通过 MTBF120000 小时认证 [25] 量产前夕,汇川技术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 2023 年正式成立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2024 年加速核心部件研发,年底在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3 亿元)专注机器人 AI 技术研发;2025 年进一步加码,全面加速商业化进程,正在进行人形机器人专项招聘 [5][28] 根深叶茂,汇川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零部件优势显著 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编码器为传统优势产品 - 拥有多种类型电机产品,2024 年起开发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的高功率密度电机 [32][35] - 驱动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未来将继续加强研发创新 [35] - 机器人控制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有广泛应用,编码器产品精度达±2arcsec,能满足高精度机器人关节需求 [38] 基于滚珠丝杆能力布局行星滚柱丝杠 - 通过收购上海莱恩完善技术储备,收购韩国 SBC 进一步强化丝杠领域布局 [41][45] - 已在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领域开展研发,一款关节模组动载荷达 13 千牛(约 1.3 吨) [47] 定位长远,汇川的基因和人形机器人发展阶段高度适配 工业是汇川的底色,也是人形机器人的最佳训练场景 - 2024 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百花齐放,2025 年将成为量产元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上万台,初期多在工厂打磨训练 [48][53] - 汇川底色是工业场景,入局有望获得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场景卡位优势,且有望实现从 B 端业务向 C 端业务的转变 [54] 技术 + 规模——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核心与汇川基因高度适配 - 工艺积累深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长期深耕,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拥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 [56] - 研发投入大、创新能力强,保持 10%左右的研发费用率,研发投入金额远高于同行业公司 [59] - 规模化降本优势明显,核心零部件自给能力较强,工业机器人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公司,2022 年达 49.2% [63] - 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突出,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与众多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