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基调与目标 - 2025年财政政策基调更积极,将发展置于更高位置,强调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和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3] 财政政策力度增强体现 - 赤字率首次达4%,赤字规模5.66万亿高于去年1.6万亿;专项债拟安排4.4万亿高于去年5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提至1.3万亿高于去年3000亿;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4] - 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合计11.86万亿,超去年相关之和,若加总三者相当于增加赤字率,使2025年赤字率达8.4%高于去年6.6%[4] 财政政策作用 - 扩大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稳定预期、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5] 财政理念变化 - 发展优先,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打破赤字率3%约束,宏观调控更灵活[7] 政策必要性 - “持续加力”保证政策稳定连续和稳定市场预期,“更加给力”因有效需求不足和物价低迷[8] 赤字率与财政工具作用 - 赤字率达4%可扩大支出、传递政策意图、保障基层财力,中央赤字占比85.9%体现加杠杆[10] - 专项债额度提高,可稳定经济、补短板、促进房地产平稳、置换隐性债务、畅通经济循环[11] -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提高,支持范围扩围,避免地方加杠杆风险[11] - 发行特别国债补偿商业银行资本金,降低风险并提高支持实体经济能力[12] 地方转移支付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剔除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4%,连续三年超10万亿缓解地方压力[13]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 从建设财政转向建设与民生并重,2024年民生支出占比39.7%较2013年上升4.4个百分点[15] - 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推动经济转向科技驱动[16] 财税体制改革 - 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规范税收优惠[17] 债务管理与改革方向 - 构建债务管理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债务预算和资本预算;改革核心是上移事权和支出责任至中央[20]
【粤开宏观】2025年财政更加积极:赤字率首次达到4%,发展优先
粤开证券·2025-03-05 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