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如何理解2025年财政政策安排投资要点
粤开证券·2025-03-05 22:04
财政政策基调与力度 - 2025年财政政策基调更积极,赤字率首达4%左右,超2020年3.6%以上水平,为2008年以来最高[2] - 赤字规模5.66万亿,高于去年1.6万亿;专项债拟安排4.4万亿,高于去年5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提至1.3万亿,高于去年3000亿;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补充商行资本金[2] 财政政策作用 - 扩大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稳定预期、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3] 财政理念变化 - 发展置于更重要位置,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打破赤字率3%约束[5] 政策必要性 - “持续加力”保稳定连续和稳预期,“更加给力”因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低迷[7] 赤字与债券调整 - 赤字率达4%,中央赤字4.86万亿,占比85.9%,中央加杠杆[9] - 专项债额度提高,发挥稳定经济、补短板等多重作用,8000亿可置换隐性债务[10] -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提高,支持范围扩围,为地方财政腾出空间[10] 地方转移支付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剔除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4%,连续三年超10万亿[12] 支出结构优化 - 从建设财政转向建设与民生并重,2024年民生支出占比39.7%,较2013年升4.4个百分点[14] -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推动经济转向科技驱动[15] 财税改革与债务管理 - 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划转地方,规范税收优惠[16] - 研究建立债务预算和资本预算,与政府资产负债表和综合财务报告衔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