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公司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联合解读
601995中金公司(601995) 中金·2025-03-06 1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财政政策更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关注消费提振和结构转型,重视新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出口有韧性,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政府债券供给前置,各行业有不同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增长目标约 5%,CPI 目标 2%左右,财政预算提高 4%达 1.6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从 3.9 万亿元提至 4.4 万亿元,超长期国债赤字 1.3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3000 亿,货币政策适度降准降息 [2] - 政府将小幅提振国内需求放首位,强调消费重要性,有供给侧和需求侧专项行动,如以旧换新,还有结构转型表述 [4] - 预计 2025 年上半年经济平稳,但存在不确定性,如下半年政府项目推进情况和政策前置影响 [8] 房地产市场 - 2025 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基调大概率缓和,未来房价跌幅将逐步缓和,一二手房总交易量下行空间有限,若环境稳定、政策发力,将经历交易量平稳、跌幅收窄阶段并在 1 - 3 年全方位止跌回稳 [21][22] - 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行业提出需求刺激、供给调整、风险管控和长期发展四方面举措,与去年 9 月底政治局会议表态一致 [23] - 盘活存量将给予地方政府更大自主决策权,关注放开用途层面使各方使用再贷款构成住房存量收储 [24] - 2025 年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可能波动,需求释放后若波动,应采取利率下调、优化限购、加强整改与收储等措施 [25] - 板块整体估值以稳为主,短期 3 - 4 月大概率二手房交易有韧性、新房交易略弱、价格缓跌,建议阶段性配置优质头部企业及受益收储与承改标的企业,多元板块选经营改善、有竞争力企业 [26] 资本市场 - 政府工作报告中资本市场相关内容集中在稳住楼市和股市、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强战略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今年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10] - 科技创新领域是部署重点,上半年科技成长领域是关注重点,全年预期比 2013 年乐观,若下半年政策力度增加,A股表现应优于 2013 年 [11] - 对于 A 股和港股配置,尤其是港股科技股配置应保持趋势延续,未来 1 - 3 个月 AH 价差可能收敛,可适当增加相关资产配置比例 [12] 债券市场 - 2025 年政府债券供给前置发行,全年可用限额 13.86 万亿,净增量 13.2 - 13.8 万亿,比去年增加 2 - 3 万亿,一二季度是供给高峰,财政发力对债市扰动有限,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降至 1.5%或更低 [13] 家电市场 - 2025 年家电消费政策金额加码、品类扩张、机制完善,有利于空调等品类发展,预计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白电品类有韧性,白电龙头具备长久期配置价值 [14] 建筑建材行业 - 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超长期特别国债 1.3 万亿及专项债 4.4 万亿,财政宽松及发债政策落地改善建筑央国企订单与回款,托底建材需求,最终需求可能略超预期 [15] - 政府强调扩内需,对建材和造纸行业情绪有支持作用,城市更新和建设好房子政策对细分结构性品类有帮助,相关订单充裕 [16] - 近期建材板块因涨价表现较好,两会政策发力,短期市场风格切换下,板块关注度和估值低,一季度盈利预期改善,建议关注玻纤、水泥及消费建材等细分领域 [17][18] 银行业 - 2025 年货币增长目标更务实,金融货币预期目标降至 7%左右,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 33 万亿元,信贷增速略降,广义政府融资占比提升 [19] - 报告强调适时降准降息,二季度可能是合适窗口期,海外经济体升温 [19] - 报告提到发行 5000 亿特别国债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可能是首批注资,总额预计 1 万亿,可撬动 14 万亿长期资产投放 [19] - 银行股投资应关注政策推出情况及效果,建议配置高股息大型国有银行,关注区域经济边际改善预期标的 [20] 机械行业 - 财政政策积极,对工程机械产生积极影响,基建及大型工程项目开工率提升带动内需增长,建议关注细分龙头企业 [27][28] - 政府鼓励发展新产业,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行动,有助于带动新兴产业下游需求和商业模式闭环,投资需关注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和改造传统产业的企业 [28] 科技硬件领域 - 2024 年信息传输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 10%左右,集成电路等领域成果显著 [29] - 2025 年政府强调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9] 科技创新领域 - 政府工作报告关注国产算力、端侧 AI、大模型及人工智能终端等领域,建议关注国产算力、端侧 AI 和智能驾驶方向及相关龙头公司 [30][31] - 核心技术源头创新重要,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模型和国产软件是核心技术 [32] 人工智能领域 - 2025 年政府推动人工智能 DGI 行动,强调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 [33] 智能终端领域 - 2025 年是 AI 手机和电脑大规模量产之年,L2 级自动驾驶向端到端模型牵引,中国在支架应用侧有大规模落地潜力 [34] 软件行业 - 软件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应收账款改善提供支撑,2025 年人工智能应用大规模落地,产业链上游零部件有机会 [35] 互联网行业 - 互联网行业面临消费升级、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等机遇,监管促使形成良性监管模式,推动板块发展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