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20250307
万联证券·2025-03-07 02:25

核心观点 - 周三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上证指数收涨0.53%,深证成指涨0.28%,创业板指涨0.01%,两市A股成交额约1.49万亿元,超2100股上涨,通信行业领涨,房地产行业跌幅居前,6G、F5G、人形机器人概念涨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收涨2.84%,恒生科技指数涨4.02%;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欧洲及亚太股市多数上涨 [2][8]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等多项内容 [3][9]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重点领域和着力点,并从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3][10] 市场回顾 国内市场 - 上证指数收盘3341.96点,涨0.53%;深证成指收盘10709.46点,涨0.28%;沪深300收盘3902.57点,涨0.45%;科创50收盘1083.82点,涨0.29%;创业板指收盘2190.36点,涨0.01%;上证50收盘2641.45点,涨0.77%;上证180收盘8542.94点,涨0.50%;上证基金收盘7033.21点,涨0.55%;国债指数收盘223.50点,涨0.04% [5] 国际市场 - 道琼斯收盘43840.91点,涨1.14%;S&P500收盘5954.50点,涨1.12%;纳斯达克收盘18847.28点,涨1.46%;日经225收盘37418.24点,涨0.23%;恒生指数收盘23594.21点,涨2.84%;美元指数收盘105.74点,涨0.00% [5] 重要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 - 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9] 金融“五篇大文章” - 科技金融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绿色金融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支持;普惠金融完善体系,优化重点领域产品服务供给;养老金融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数字金融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健全治理体系 [3][10] - 政策措施包括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支持强度,强化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加强政策引导和配套支撑 [3][10] 研报精选 资本市场 - 两会提出更大力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稳市机制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11] - 已有政策工具扩面增量,或出台创新性工具,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11] - 后续政策落实坚持稳字当头,投资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深化公募基金改革;融资端研究支持新质生产力政策,扩大上市包容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12] - 投资建议关注指数化投资机遇、蓝筹股、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优质成长股 [13] 消费行业 - 2025年以提振消费为核心扩大内需为首要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对“提消费、扩内需”部署有亮点,包括提升工作任务优先级、提高消费要求、明确消费税改革 [15]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围绕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展开 [16] - 提升消费能力强调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6] - 增加优质供给扩大重点领域,包括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文旅消费、入境消费 [16][17] - 改善消费环境举措集中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健全县域商业体系 [18] - 建议关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行业相关企业 [19] 房地产行业 - 9月政治局会议以来房地产成交量回暖,核心城市房价初现止跌回稳迹象,但整体市场仍处低位,两会延续政策基调,预计2025年政策维持宽松 [21][22] - 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有利于改善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需求修复 [23] - 延续新增用地供应管控政策,存量商品房收购核心要素有望优化,加速政策落地 [23] - 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有望加力延续,防范行业信用风险扩散 [24] - 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有望加力推进,提高居民住房品质 [24][25] - 二级市场投资建议关注优质央国企背景房企、受益于收储政策个股、有困境反转预期个股交易性机会 [21] 人形机器人行业 - 北京市、深圳市相继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政策支持力度升级 [26][27] - 北京到2027年要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链国产化、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生态 [28] - 深圳到2027年要在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企业、实现应用场景落地、形成产业集群 [29] - 投资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