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来改变:韩国人工智能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03-07 16:04

报告核心观点 - 韩国是全球AI采纳的领跑者,AI有望提升生产力和产出,影响在较大成熟企业中更显著;约一半工作岗位受AI影响,女性、年轻、高学历和高收入工作者风险更高;韩国AI适应性强,但需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以挖掘AI潜力 [3] 各部分总结 A. 引言 - AI成为全球变革性力量,生成式AI进展显著,全球大量企业已采纳AI,42%的调查IT专业人员正在部署,40%在探索 [12] - 在韩国等快速老龄化经济体,AI应用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可解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但也可能导致职业替代和加剧不平等 [14][15] - 韩国是领先创新者和半导体生产商,高度暴露于AI领域,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出口扩大,占全球芯片出口约23%,但面临国际竞争等挑战 [16] - 关于AI经济影响研究文献增多,但对韩国AI采用在多方面的全面评估仍不足,本文旨在分析韩国AI的多方面经济影响 [18][19][20] B. AI采用 - 韩国是全球AI采用领跑者之一,40%的韩企IT专业人士报告使用AI,48%积极探索,仅6%未使用或探索,低于样本平均值 [21] - 韩国工人积极在工作场所使用AI,73%的知识工作者使用,约80%工人自带AI工具,80%企业领导者认为公司需采用AI,70%不雇佣无AI技能候选人 [21] - 韩国企业AI使用率上升,2017 - 2022年从1.4%增至4.3%,大型、年轻和科技相关企业采用率更高,主要用于产品开发等 [25] - 经验分析表明,企业规模、年龄和互补性资产推动AI采用,规模大、年轻、科技相关和创新型公司更可能采用 [29] C. 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 - 韩国约50%工作面临AI影响,高接触程度职业占比约50%,高辅助度职业占24%,低辅助度职业占27%,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高接触程度职业比例略低 [33] - 专业职业可能从AI受益,文职工作面临风险,韩国就业分布可能受AI驱动的结构性变化产生两极化影响 [36] - 女性、高学历和年轻工作者对AI接触度更高,但互补潜力平衡了风险,高收入群体暴露度高且潜在收益大 [38][39][41] - 大学学历的AI密集型工作者角色转换时多保持在类似职业类别,31%离开低互补性工作的劳动者转向高互补性角色,女性更易过渡到高暴露、高互补性角色,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流动性差 [45] - 随着年龄增长,工人流动性降低,老龄工作者失业后再就业机会低,适应AI驱动的职位再分配困难,女性相对更易进入高暴露、高互补性角色 [50][52][53] D. 人工智能、生产力和产出 - 基于模型分析,AI通过劳动力替代、互补和整体生产力提升三个渠道影响生产力和产出,在三种情景下,AI采用均提升生产和生产力,情景3中TFP提高3.2%,产出扩大12.6%,且可缓解老龄化负面影响 [55][56][58] - 生产率和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中,AI使用普遍,但采用未在所有百分位均匀增长,低百分位企业中AI使用率高可能与初创企业有关 [62] - 考虑企业特征,AI对企业生产率影响不稳健,但对盈利能力有正面效应,AI提产效应在大型成熟企业中明显,可能扩大企业间差距 [65][67][69] - AI在不同行业部门提高生产力效果有显著异质性,在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大企业和成熟企业中生产力提升明显 [71] - 韩国将受益于全球AI热潮,到2030年,与AI相关的半导体需求预计使芯片销售额翻倍达1万亿美元,若维持20%市场份额,半导体出口将显著增长 [75][76] E. 人工智能准备情况 - 韩国AI采用准备充分,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人工智能准备指数显示,在总指数和四个维度中的三个方面表现出色 [78] - 韩国在创新和数字能力方面出色,但在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有改进空间,需增加公共教育支出、加强数字技能、增强社会保障和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81] - 韩国采取政策促进AI采用和管理风险,包括国家倡议、成立委员会、推出培训举措、引入立法提案等,未来需劳动力市场改革和财政政策支持 [84] F. 结论 - AI采用有潜力实现显著产出和生产率增长,韩国处于全球AI应用前沿,但影响仅在大型成熟企业中显著,可能加剧企业间生产率差距,需增加投资和推进监管框架 [89] - 需实施针对性政策发挥AI潜力并共享利益,韩国AI准备有优势但在人力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待改进,AI对劳动力市场有挑战,需增强灵活性、加强保障网和实施培训项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