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财政刺激方案符合预期,有2万亿人民币的扩张,但对消费的支持温和;政策聚焦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和自动驾驶发展,在住房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重组上逐步推进;科技活力可能回归,但整体再通胀进程仍缓慢 [1] - 第三轮更侧重于消费的刺激政策取决于社会动态演变;鉴于利率快速上调、政策持续不及预期和房地产市场放缓,维持低于市场共识的预测,即二季度起名义GDP增速低于4%;若持续的通缩螺旋导致社会动态指标二次探底,可能增加政策更果断转向的概率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政扩张 - 今年扩增财政赤字2万亿人民币(政府名义GDP修订后占GDP比重扩大1.1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预算赤字从GDP的3%升至4%、长期国债增加3000亿人民币至1.3万亿人民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增加5000亿人民币至4.4万亿人民币;这些举措抵消了376亿人民币的财政结转减少和仍低迷的土地出让收入;此外,北京还计划发行500亿人民币特别国债补充关键国有企业银行的一级核心资本 [2] 科技创新 - 会议承诺通过改善市场生态系统来支持科技创新,增加对人工智能应用和新一代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人形机器人)的支持;强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以稳定就业市场和促进消费 [3] 消费支持 - 在2万亿人民币的刺激方案中,只有约四分之一与消费相关,包括300亿人民币的消费以旧换新计划(2024年为150亿人民币)、公务员每年约200亿人民币的加薪以及基本养老金支付和医疗保险补贴每年约50亿人民币的增加;承诺支持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发展,给予更多市场准入;虽再次强调增加农民工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子女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的机会,但政策支持范围和时间安排仍不明确 [4] 债务重组 - 会议提到通过将重点从债务削减转向经济发展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解决问题,“动态调整高债务风险地区的认定并探索新的投资空间”;首次提出“有效防范房地产开发商债务违约风险”,并承诺使用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但住房库存消化的政策支持细节和时间安排仍缺失 [5]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两会观察:适度刺激,聚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