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国内消费政策有望助推“东升西落”,外资或将加速流入A股 [1] 美国经济现状及走势 现状 - 近期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持续飙升,本周美股波动较大,“美国衰退”叙事延续 [2][8] - 消费及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基本面边际走弱,但整体尚无衰退迹象,通胀放缓使降息约束条件减弱,市场降息预期提升 [2] - 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致政策不确定性飙升,3月13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达近五年95.60%百分位 [8] - 2025年1月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均转负,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下滑,3月达57.90 [8] - 就业市场面临压力,失业率较高,自2024年5月以来连续10个月未曾低于4%,达近五年53.30%百分位 [8] - ISM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均呈现回升态势,并连续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显示经济动能充足 [8] 短期走势 - 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不断突破较难被证伪,“美国衰退”叙事或将持续 [2][13] - 特朗普淡化股市波动,承认美国经济处于过渡期,不排除今年衰退的可能性,美国经济短期内或仍将承压 [14] - 本轮“美国衰退”交易初期标普500风险溢价更低,美股风险积累更大,预计本轮美股回调将更深 [2][14] 中期走势 - 特朗普高政策不确定的风格将延续,美国经济或将温和回落但并非衰退 [15] 中国经济现状及走势 现状 - 中国自2024年9月底政策转向,两会明确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创历史新高 [2][15] - 2月份经济数据略弱于预期,国内基本面改善趋势尚不稳定 [15] 走势 - 若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形成中美基本面实质上的“东升西落”,有望引发全球资金重新配置,流向中国资产 [2][15] - 内需消费政策有望快速加码,“东升西落”交易正在酝酿中 [2][15] - 育儿补贴政策落地,短期有望带动家庭消费,长期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中国生育率的担忧 [2][15] 本周市场回顾 指数表现 - 本周市场多数上涨,上证指数(1.39%)、深证成指(1.24%)、沪深300(1.59%)、创业板指(0.97%)、中证500(1.43%)、中证1000(0.97%)表现较强;科创50(-1.76%)表现较弱 [7] 行业风格表现 - 消费风格表现较强、上涨3.54% [7] - 申万一级行业中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煤炭表现较强,分别上涨8.18%、6.19%、4.84%;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表现较弱,分别下跌1.36%、0.68%、0.62% [7] 市场情绪 - 本周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日均成交金额为16557.35亿元,较上周减少451.91亿元 [7] 估值 - A股整体市盈率为19.35倍,较上周上涨1.51% [7] 中国股票资产情况 估值 - 中国股票资产性价比较高,估值绝对水平处于全球主要指数中低水平;相对水平下,A股、港股估值处于过去十年分位数中间水平,和全球其他主要指数相比估值修复空间相对较大 [17] - 截至2025年3月13日,AH股主要指数估值仍处于中低位置,中证A500指数、万得全A指数、恒生指数估值分别位于过去十年的53.15%、54.67%、55.02%,仍存在修复空间 [17] AH股溢价 - AH股溢价指数年初以来趋势性下行,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持续收敛,处于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附近 [20] - 短期内A股较港股或存在更大的估值修复空间,中期看,港股拥有中国较多新经济相关产业,未来估值重塑空间更大 [20] 中美股市相关性 - 今年以来中美股市逐渐呈现一定负相关,国内外政策角力的天平或已开始向有利于中国资产的方向倾斜 [23] - 中美科技板块逐步呈现负相关,且A股科技板块先于A股整体脱离与美股的正相关性 [23] - 近期美股市场在衰退预期加剧下出现较大回撤,而A股和港股则调整幅度较小或出现上涨,相对美股走出一定独立行情,且A股与港股间关联性明显上升 [23] - 本轮科技行情中,港股科技板块强势拉动下,A股 TMT 板块同步走高,A股 TMT 指数与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呈现出较高相关,而TMT指数和恒生科技与美股纳指相关性则趋近于零 [23] 市场风格切换 - 近期A股港股均呈现出较明显的风格切换 [28] - 自万得全A年内低点日(1月13日)以来,科技板块热度持续升温,1月13日至3月6日,申万一级行业中区间涨跌幅前三行业为计算机、机械设备、传媒,区间收益率分别为36.92%、22.61%、22.39% [28] - 自3月7日起,A股、港股行业风格均出现较明显切换,科技板块出现较大回调,消费、顺周期板块走强 [28] - 自3月7日至3月14日,A股涨幅前三行业为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煤炭,分别上涨7.57%、7.22%、5.71%;前期涨幅居前的科技板则出现回调,跌幅居前 [28] - 港股同样显现出行业风格的切换,前期涨幅第一的信息技术自3月7日至14日回调明显,而材料、能源、日常消费领涨市场 [28] 投资建议 - 海外不确定持续,国内稳增长政策接踵而至,DeepSeek引发全球资金对中国科技股重估,阿里Capex重回扩张期确认产业趋势,本轮人工智能产业革命下的中国科技股估值重塑方兴未艾 [32] - 中期看,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被列为2025年前两大工作任务,内需板块和自主可控有望成为市场中期主线 [32]
国内消费政策有望助推“东升西落”,外资或将加速流入A股
中航证券·2025-03-17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