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2月信贷社融点评:政府加杠杆对冲实体需求偏弱
中国人民银行·2025-03-17 11: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宏观融资需求特征为政府部门快速加杠杆,央国企及涉政领域扩表,制造业等领域融资需求偏弱,居民部门信心修复慢,政府加杠杆对冲实体融资需求不足 [11] - M2 增速平稳、M1 增速略有下行,M1 低位运行表征经济活力未明显修复,企业与居民信心待加强 [11] - 银行股兼具业绩稳健、估值偏低、股息率占优、主流机构持仓少的特征,对大资金有较强吸引力,配置性价比高,建议关注招商银行、国有大行、成都银行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社融数据情况 - 2025 年 2 月新增信贷 1.01 万亿元,同比减少 4400 亿元;新增社融 2.23 万亿元,同比多增 7367 亿元 [1] - 2025 年前两个月新增实体信贷 6.22 万亿元,同比减少 8544 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居民短贷、居民长贷同比均偏弱,仅企业短贷表现尚可 [1] - 2025 年前两个月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约 4200 亿元,新增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减少 5200 亿元 [1] - 2025 年 2 月新增信托贷款 -330 亿元,同比多减 901 亿元 [2] - 2025 年 2 月新增政府债券 1.7 万亿元,同比多增 1.1 万亿元,前两个月新增政府债券 2.39 万亿元,同比多增 1.49 万亿元 [3] - 2025 年 2 月末,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为 8.2%,逐步企稳回升,扣除政府债券后的社融余额同比增长 6%,延续下降趋势 [3] 信贷投放主体结构 - 2025 年 1 月大型银行新增信贷占比 57.1%、中小行占比 42.8%,与 2024 年 1 月相比变化不大;2 月大型银行新增信贷占比 77%、中小行占比 40.5%,部分中小农信社信贷余额减少,信贷增长更向大型银行倾斜 [2] 对银行股的看法 - 总量层面,有效需求不足是核心矛盾,市场更聚焦财政政策,稳定宏观杠杆率基调下是结构性加杠杆,财政发力加杠杆主体以央企、国企、涉政领域为主,相关银行更受益 [11] - 行业层面,国有大行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随着央国企、涉政领域加杠杆,信贷规模扩张,在长三角等地区市占率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有国有大行身影,未来经济改善大行将受益 [12] - 微观视角,江浙、成渝等地区城商行存贷款市占率持续提升,带动扩表,央国企、涉政领域占比更高的城商行优势明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