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银行行业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 - 2 月社融同比多增,存量社融增速升至 8.2%,主要贡献是政府债靠前发力;实体贷款投放偏弱,受 1 月储备项目大额投放透支、2 月信贷需求弱和化债置换影响;M1 增速环比放缓,企业存款活化进程慢,居民存款定期化延续;全年来看,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政府债有望支撑社融增长,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修复待察,信贷增速预计低于社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融 - 政府债支撑社融增速环比提升至 8.2%,1 - 2 月社融新增 9.29 万亿,同比多增 1.32 万亿,政府债券为主要多增贡献,贷款增量同比基本持平,存量社融同比 +8.2%,环比提升 0.2pct [2] - 1 - 2 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 5.87 万亿,同比多增 526 亿,2 月单月新增 0.65 万亿,同比少增 0.33 万亿,或与 2 月化债置换加快、1 月银行前置投放储备项目透支有关 [2] - 1 - 2 月政府债券新增 2.39 万亿,同比多增 1.49 万亿,2 月单月新增 1.7 万亿,同比多增 1.1 万亿,特殊再融资债新增近 8000 亿、占比 46%,国债、其他地方债新增分别占 25%、29%;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新增政府债务规模 11.86 万亿,叠加 2 万亿特殊再融资置换债券,后续政府债将维持快速扩张态势支撑社融增长 [2] 信贷 - 前两个月贷款同比略少增,2 月信贷小月、增速回落符合预期,2 月金融数据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 1.01 万亿,同比少增 0.44 万亿,贷款同比增速较 1 月放缓 0.2pct 至 7.3%,1 - 2 月贷款新增 6.14 万亿,同比少增 0.23 万亿 [3] - 企业方面,1 - 2 月同比小幅多增,主要贡献来自票据融资、短贷,中长贷同比少增;1 - 2 月企业贷款累计新增 5.82 万亿,同比多增 0.39 万亿,中长贷、短贷分别新增 4 万亿、2.07 万亿,同比 -6000 亿、+800 亿,票据融资 -3456 亿,同比 +9044 亿,银行存在票据冲量倾向;2 月企业贷款新增 1.04 万亿,同比少增 5300 亿,与 2 月化债置换加快、1 月前置投放储备项目透支有关,2 月末票据转贴现利率下行反映实体信贷需求偏弱 [3] - 居民方面,1 - 2 月居民贷款同比少增,主要拖累是经营贷;1 - 2 月居民贷款新增 547 亿,同比少增 3347 亿,整体投放仍相对偏弱;居民需求回暖基础不稳固,需观察政策落地效果、房价企稳和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进程 [3] - 居民中长贷方面,1 - 2 月居民中长期贷款 +3785 亿,同比少增 1449 亿,主要拖累是中长期经营贷同比明显少增,而消费贷同比小幅多增;据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1 - 2 月居民中长期消费贷、经营贷分别 +1962 亿、+1622 亿,同比 +315 亿、-2150 亿;从前两月地产销售情况看,二手房销售好于新房,后续居民按揭贷款需求回暖持续性有待观察 [4] - 居民短贷方面,1 - 2 月居民短贷 -3238 亿,同比少增 1898 亿,主要拖累也是经营贷;据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1 - 2 月居民短期消费贷、经营贷分别 -3239 亿、+559 亿,同比 +117 亿、-1873 亿;短期消费贷减少符合居民春节前后奖金发放、居民现金流充裕、偿还短期负债的季节规律;年初以来经营贷同比少增,一方面是需求偏弱,另一方面是 2024 年以来经营贷不良出现波动,银行存在主动收紧经营贷审批、投放的情况 [11] 存款 - M1 增速小幅放缓,M2 平稳,主要是非银存款回流、年初财政支出偏慢;2 月 M1(新口径)同比增长 0.1%,增速环比放缓 0.3pct,测算 M1(老口径)同比 -1.85%、仍低于去年 12 月水平,反映企业存款活化进程偏慢;据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2 月居民活期存款减少 1.89 万亿,定期存款增加 2.5 万亿,企业定期存款减少 1.01 万亿,活期存款仅增加 0.12 万亿;M2 同比增长 7.0%,增速环比持平;2 月人民币存款新增 4.42 万亿,同比多增 3.46 万亿,主要是财政存款、非银存款增长 1.26 万亿、2.83 万亿,同比分别多增 1.64 万亿、1.67 万亿 [12] 投资建议 - 展望 2025 年,稳增长政策下,预计银行资产规模增长平稳,净息差压力可控、降幅收窄,房地产、经营贷等重点领域风险预期改善,银行盈利有望平稳,看好经济预期边际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 [13] - 中期来看,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低利率、资产荒矛盾存在,看好银行高股息的配置价值;资金层面,政策鼓励中长线资金入市,预计未来保险资金、ETF 被动资金将稳定增长,有助于支撑银行估值 [13] - 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中长期资金入市、指数化投资推动银行配置价值增强,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高股息标的配置价值增强;二是逆周期调节政策成效显现,银行个股基本面预期改善带来估值进一步修复,关注有业绩释放空间的优质区域行 [13]
2月社融金融数据点评:银行行业:政府债支撑社融提速
东兴证券·2025-03-17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