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票据基础央行数字货币的私法层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03-18 10:47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基于代币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私法层面展开研究,旨在提供实用法律分析框架,解决其私法框架设计问题,强调法律框架需内部一致,以确保CBDC在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为相关利益者审查私法框架提供参考 [13]。 各部分总结 引言 - 许多央行考虑或推出CBDC,截至2023年底,86家被调查央行中94%在探索,巴哈马、尼日利亚和牙买加已发行 [8] - 设计与实施CBDC需考虑法律基础,本报告探讨基于代币的CBDC私法方面,其新颖性引发复杂法律问题,且许多央行倾向基于代币的CBDC [9] - 基于代币的CBDC定义为包含央行货币债权的数字代币,转让等同于债权转让,且央行与持有者无当前账户关系 [10] - 私法关注所有权方面,对CBDC“法律生命”至关重要,本报告提供分析框架,考虑法律与设计交互,帮助审查私法框架 [12][13] 基于代币的CBDC在私法下的新颖性 - 与基于账户的CBDC相比,基于代币的CBDC是新形式货币,有三个关键法律特征:包含央行货币债权、代币转让等同于权益转让、不涉及央行与持有者当前账户关系 [18][21][22] - 基于代币的CBDC在私法下面临挑战,需为数字资产提供类似货币的法律特权,且其持有方式有直接控制、基于央行、间接持有三种,间接持有中金融中介作用关键 [27][30][31] - 基于代币的CBDC与实物货币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将其视为“钞票”非必要,需确立清晰私法规则 [33][34][35] 基于代币的法定数字货币在财产法下的法律性质 - 确定基于代币的CBDC在财产法下的法律性质至关重要,影响其产权持有、转让、托管等方面,不同法律体系有不同分类规则 [37] - 法律体系传统上有“二分”类别,也发展了“混合”类别,近期一些司法管辖区出台法律规范数字资产,数字资产的财产/所有权权利越来越被认可 [38][40] - 基于代币的CBDC可能属于传统或新型类别,需满足“财产”标准,具有可移动无形资产特征,可能是混合资产、独特新型类别或纯粹新颖无形资产 [61][62][63] 基于代币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所有权权利是如何持有和证明的 - 确定基于代币的CBDC所有权权利的持有和证明方式,需考虑司法管辖区法律传统、CBDC法律分类、结构和技术设计特征,登记册/账本和钱包作用值得关注 [76] - 登记册/账本在持有代币中的法律角色有构成性和指示性两种选项,其法律意义取决于CBDC设计特征 [77][78][81] - 基于代币的央行数字货币的所有权可通过托管钱包中的余额持有和证明,需考虑钱包与登记册/账本的交互,确保持有人保留代币所有权权利 [82][83][84] 基于代币的数字货币转移 - 私法规则应描述基于代币的CBDC所有权和其他权利的转让,确定转让的最终性对货币流通和义务消灭至关重要,需考虑转让生效条件、破产法规影响和“Nemo Dat”规则影响 [85][86][87] - 基于代币的CBDC转让机制的完善取决于其私法性质,若为混合资产,转让通常在代币控制权转移时;若为独特资产,转让根据相关法律或合同机制进行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