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易盛:光模块头部厂商,绑定海外大客户助力业绩腾飞-20250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3][8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光模块行业,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领先,海外份额有望扩张,LPO、AEC等新品布局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快速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光模块行业,毛利率领先可比公司 - 2024年以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领先的光模块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2019 - 2022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高增速,2023年回落,2024年前三季度受益于海外需求,营收51.30亿元,同比增145.82%,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283.20%,预计2025年业绩增速仍处高位;主要产品为点对点光模块,2024年H1毛利率从31.03%提至43.36%;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至42.34%,净利率提至32.08%,费用管控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19 - 2023年逐年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降67.56%;2024年5月计划募资不超18.8亿元用于高速率光模块项目 [13][14][17] - 公司业绩增速与盈利质量优于行业平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速145.82%,归母净利润增速283.20%,高于行业平均;海外业务占比高,盈利能力强,2024年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26.23%,总资产净利率20.24%,高于行业整体 [28][30] 光模块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新技术迭代速度加快 - 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上行,光模块产业链发展发动力强劲:全球AI发展火热,海外大厂加大AI资本开支,2024年Q4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资本开支分别为149.23、130.61、82.58、226.20亿美元,2025年资本开支将继续快速增长;光模块在海外AI数据中心建设中占比有望超5%,2023 - 2029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CAGR达11%,新易盛作为龙头将受益 [34][35][39] - AI光模块壁垒要求高、迭代速度快,造就高速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2024年将超90亿美元:光模块有技术、客户及产品认证、资金与规模经济壁垒;AI加速光模块迭代,从3 - 4年一代缩短至1 - 2年一代,强化行业壁垒,头部厂商受益;2024年我国光模块出口金额同比增58.24%;预计2024年高速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超90亿美元,2024 - 2026年CAGR达15.5%;国产光模块厂商份额逐步提升 [41][43][44] - AI时代硅光、CPO、LPO成为下一代光模块主力发展路径,公司均有重大布局:硅光模块有低功耗、高集成度等优点,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超30亿美元,400G以上高速数通光模块市场中渗透率到2028年达48%;CPO技术可缩短距离、降低功耗,预计2024 - 2025年商用,2026 - 2027年规模化量产,2027年市场规模达54亿美元;LPO具有低功耗等优点,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6.8亿美元;公司有相关产品技术储备,有望受益 [48][52][53] 得益于海外份额持续扩张、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LPO/AEC等新品市场地位领先,公司未来有望长足发展 - 产品涵盖25G - 1.6T全系列,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公司产品涵盖数通和电信光模块全系列,800G产品2024年已批量出货;预计2025年1.6T光模块商用,海外需求增长;海外市场营收占比逐年上升,2019 - 2024年H1从42.57%升至79.56%,毛利率高于国内;公司扩产,2024年H1产能扩至912万只,泰国工厂二期已投产,产销率维持在100%左右,未来份额有望扩张 [57][60][61] - 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在LPO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公司重视研发,2024年H1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有突破,高速率光模块销售占比提升;已推出多种光模块产品,第一代和第二代8x100G LPO光模块已量产;是LPO MSA创始成员;预计2029年全球LPO光模块市场规模达6.8亿美元,公司有望供应海外大客户,提升盈利能力 [66][73][74] - 光引擎、CPO、AEC布局打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光引擎盈利能力高于光模块,公司投资Alpine,拓展光引擎业务有望提升盈利能力;CPO预计2024 - 2025年商用,2026 - 2027年规模化量产,公司有布局有望受益;AEC需求有望增长,预计2028年高速线缆市场规模达28亿美元,公司积极布局,技术储备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75][7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2、182.4、255.1亿元,同比增长181.4%、109.2%、3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57.1、79.2亿元,同比增长321.3%、96.8%、38.7%;对应EPS分别为4.09、8.05、11.17元 [3][82] - 相对估值:选取中际旭创等为可比公司,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37.96倍,给予公司2025年14倍PE,目标价为112.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