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精细磷酸盐起家,向化工新材料平台转型,形成磷硅硫盐氟循环经济产业链,主业磷化工景气度高且持续,中短期业绩支撑高分红,特种化学品板块将放量,有机硅与草甘膦板块有改善可能,业绩弹性可观 [3][4] - 公司上游磷矿资源储备充足,预计高景气至少持续2年,下游特化业务精进,短期湿电子化学品及磷化剂放量,草甘膦及有机硅有望底部回暖,业绩弹性大 [4] - 维持公司2024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考虑磷化工高景气、草甘膦和有机硅价格底部及公司业务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磷化工为盾,新材料为矛,周期板块富弹性 - 公司前身是兴山县化工总厂,以精细磷化工起家,经多次收并购,成为全国精细磷产品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各产业关联性强、循环经济性好 [19] - 公司从精细磷酸盐业务起步,通过内生外延掌握全产业链布局,横向延伸至多领域,2021年后研发收获,向科技型绿色化工新材料企业转型升级 [20] - 公司形成磷硅硫盐氟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链规模大、种类全、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加快高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布局,推进多化工融合发展 [23] - 公司控股股东是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兴山县国资委,多轮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利于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后续有望提高员工持股比例 [25][26] - 公司打造“矿电化一体”“磷硅盐协同”和“矿肥化结合”产业链优势,业务涵盖磷化工、特种化学品、有机硅系列、草甘膦系列和新能源材料等板块 [29] - 公司利用兴山区域资源建成水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绿电资源为化工生产提供保障,2023年发电量增长、成本下降、外购电量下降 [35] - 2021 - 2022年公司受益于高景气业绩亮眼,2023年草甘膦和有机硅价格回落致业绩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因磷肥和草甘膦盈利好转同比增长 [37][38] - 2024年上半年农化和特种化学品是主要收入来源,磷矿和特种化学品是主要利润来源,2024年公司盈利能力修复,期间费用率下降 [41][45] - 公司研发费用率领先同行,技术创新驱动产出,开发多类关键技术和产品,预计特种化学品板块将成未来重要业绩增量 [47] - 公司主营业务资源属性强,化肥需求稳定,大额资本开支期已过,业绩与分红有保障,2025年预期股息率领先市场主流企业均值 [50] 磷矿高景气或可持续至2026年 - 磷元素是基础化工和现代农业必需元素,磷矿石是主要磷源,磷肥是需求基本盘,安全环保趋严下磷化工供给难扩张,磷矿石将成产业链利润集中环节 [52][53] - 国内“三磷整治”和环保趋严使磷矿、磷肥供给收缩,国家保护磷矿资源,限制开采和新增产能,磷石膏以用定产限制磷酸产能,黄磷新增产能受限 [58][62][63] - 全球磷矿储量主要分布在摩洛哥、中国等地,我国磷矿储量占比5%却贡献46%产量,存在开采过度问题,2017年后产量显著下滑 [64] - 我国磷矿主要集中于云贵川鄂,品位低,主要产区出台减产政策,产量呈收缩态势,贵州减产明显,进口量提升但体量小,进口磷矿无价格与成本优势 [70][79][82] - 考虑“产能置换”,26年前磷矿规划新增产能约3020万吨,27 - 29年约3870万吨,合计6890万吨 [88] 电子级磷酸领军企业,新材料领域多点开花 - DMSO价格下滑打开市场空间,应用领域拓展,公司产品定位高端,溢价显著 [4] - 公司磷化剂、黑磷等高附加值品种逐步进入放量期 [4] - 湿电子化学品运营主体兴福电子已上市,25年新产能陆续放量,立足电子级磷酸,主攻集成电路国产替代 [4] 草甘膦及有机硅有望底部回暖,公司业绩弹性大 - 公司草甘膦产能国内第一,有机硅产能国内第四,双品种循环经济性好,成本处国内前列,当前草甘膦与有机硅处于历史底部,短期行业无新增产能,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业绩弹性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024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8.50/21.95/26.34亿元,EPS分别为1.68/1.99/2.39元/股,3年CAGR为24% [5] - 公司2025年PE约11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PE 12倍,当前PB(LF)约1.1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PB(LF)1.9倍 [5]
兴发集团(600141):资源与创新共舞,攻守兼备的精细磷化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