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比亚迪电子(00285):EMS底蕴拓展AIDC(AI硬件系列之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21:57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 目标价基于2026年预测市盈率18倍,对应目标市值1206亿元,较当前市值有55%上行空间 [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9亿元、67.0亿元、88.9亿元,同比增长15%、37%、33% [5][7]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第七大EMS(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形成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新型智能终端三大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75%、15%、9% [6][19] - 增长策略为受益外观材质变革周期、垂直整合提升附加值、终端布局延伸 [19] - 消费电子业务战略聚焦苹果,2024年苹果业务占比达69%,是全球唯一能同时大规模提供金属、玻璃、陶瓷、塑胶、蓝宝石等全系结构件的供应商 [6][25][6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36.4%,归母净利润42.66亿元,同比增长5.5% [5]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47亿元、2217.83亿元、2408.90亿元,同比增长9.8%、13.9%、8.6%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1%、7.8%、8.4%,运营费用率分别为4.8%、4.7%、4.6% [8]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深度受益母公司智能化升级,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60.5% [6] - 对比亚迪的供应单车价值量超4000元,据测算比亚迪贡献该业务收入逾80% [6][72] - 产品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悬架、热管理等,2025-2027年关联交易上限大幅上调至298.41亿元、372.56亿元、441.04亿元 [76] AIDC与机器人新业务布局 - AIDC业务布局液冷、电源、光通信/电连接等关键零组件,电源与液冷多类产品获英伟达认证,并合作开发800V HVDC供电架构 [6][90][92] - 工业机器人方面,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6] - 基于传统主业技术迁移潜力,如汽车热管理与服务器散热、高压供电技术复用至数据中心等,有高概率进入海外算力优质客户供应链 [9][85]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开始施行股权激励,考核目标为2025-2027年营收同比增速均不低于10% [6][60] - 随着比亚迪完成规模成长,其对比亚迪电子的盈利依赖降低,2024年比亚迪电子利润贡献度降至11%,带来利润释放潜在弹性 [6][56] - 双方关联交易规模较小且定价符合商业标准,运营费用占比从2021年23%下降至2024年9% [6][51][56]
海外医药:关注2025 ESMO港股医药临床数据更新:——海外消费周报(20251010-20251016)-202510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21: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外医药、海外社服及海外教育行业均持积极关注态度,并列出具体建议关注的公司名单 [11][14][17] 核心观点 - 海外医药行业创新药研发进展活跃,多项关键临床数据将在2025年ESMO大会公布,同时企业商业化放量及BD交易活跃 [1][7][9] - 海外社服行业中的中国澳门旅游市场表现强劲,十一假期旅客量创历史新高 [3][13] - 海外教育行业政策出现积极信号,营利性分类管理有望重启,高教及职教公司盈利改善可期 [15][17] 海外医药行业要点 - **2025年ESMO大会关注重点**: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晚期肾细胞癌注册研究、康方生物的依沃西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注册性三期临床、科伦博泰生物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三期临床、乐普生物的TF ADC和EGFR ADC早期临床、基石药业的三抗一期剂量递增数据 [1][7] - **国内公司研发进展**:信达生物启动PD-1/IL-2Rα全球三期临床针对经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2][8];科伦博泰TROP2 ADC获NMPA批准第三项适应症用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且默沙东注册其联合K药用于晚期宫颈癌的三期临床 [2][8];传奇生物CARVYKTI在3Q25实现贸易销售净额约5.24亿美元 [2][8] - **海外公司动态**:BMS以15亿美元现金收购Orbital Therapeutics,获得in vivo CAR-T疗法OTX-201 [3][9];强生3Q25总收入239.93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其中创新制药和医疗科技业务分别增长6.7%和6.8% [3][9];辉瑞口服HER2抑制剂TUKYSA一线治疗HER2+转移性乳腺癌三期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3][10] - **市场表现与关注建议**: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本周下跌5.01%,跑输恒生指数1.78个百分点 [6];建议关注创新药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和Pharma公司(如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等) [11] 海外社服行业要点 - **澳门旅游市场数据**:十一假期澳门总入境旅客约114万人次,日均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9%,10月4日单日旅客量19.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内地旅客约94万人次,香港旅客约13万人次 [3][13] - **建议关注公司**:美高梅中国、银河娱乐、金沙中国、蜜雪集团、古茗等 [14] 海外教育行业要点 - **市场表现**:教育指数本周上涨0.7%,跑赢恒生国企指数4.4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9.3% [15] - **运营数据**:东方甄选及子直播间本周抖音平台GMV约2.5亿元,日均GMV3606万元,环比上升211.5%,同比上升80.9%,粉丝总数达4251万人 [16] - **投资观点**:营利性选择重启有望提升民办高校收益分配确定性,高教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可期;职业培训需求回暖,中国东方教育净利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19%;教培公司秋季续班数据优秀 [17] - **建议关注公司**:高教领域关注宇华教育、中教控股等,职教领域关注中国东方教育,教培领域关注新东方、好未来等 [17]
海外消费周报:海外医药:关注2025ESMO港股医药临床数据更新-202510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2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外医药行业评级为“看好” [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港股医药公司发布的临床数据更新,认为这是重要的投资看点 [1][7] - 报告同时关注海外社服行业在十一假期期间的表现,指出中国澳门旅客量创历史新高,以及海外教育行业因营利性分类管理重启而带来的投资机会 [3][13][16][18] 海外医药行业总结 - **重点临床数据更新**:报告详细列举了在2025年ESMO上多家公司的关键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信达生物的晚期肾细胞癌研究、康方生物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科伦博泰生物的TROP2 ADC在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研究、乐普生物的ADC药物研究以及基石药业的三抗药物研究 [1][7] - **公司研发与商业化进展**:信达生物启动了PD-1/IL-2Rα双抗IBI363针对sq-NSCLC的全球三期临床 [2][8];科伦博泰生物的TROP2 ADC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第三项适应症,用于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且其合作方默沙东注册了该药联合帕博利珠单抗(K药)用于宫颈癌的全球三期临床 [2][8];传奇生物BCMA CAR-T产品CARVYKTI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贸易销售净额约5.24亿美元 [2][8] - **海外医药公司动态**: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以15亿美元现金收购Orbital Therapeutics,获得其体内CAR-T疗法OTX-201 [3][9];强生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总收入239.9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3][9];辉瑞宣布其口服HER2抑制剂TUKYSA一线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三期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 [3][10] - **市场表现与投资建议**:当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01%,跑输恒生指数1.78个百分点 [6];报告建议关注两类公司:一是创新药企,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因其商业化放量及对外授权(BD)机会;二是大型制药企业(Pharma),如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等,因其创新管线逐步收获 [11];报告还提供了详细的海外医药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表格 [23] 海外社服行业总结 - **澳门旅游市场表现**:十一假期期间,中国澳门总入境旅客约114万人次,日均旅客量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9%,其中10月4日单日旅客量达19.1万人次,日均及单日旅客量均创历史新高 [3][13];旅客构成中,中国内地旅客约94万人次,中国香港旅客约13万人次 [3][13] - **投资建议**:报告建议重点关注美高梅中国、银河娱乐、金沙中国等博彩股,以及蜜雪集团、古茗等餐饮股 [14];报告同时提供了海外社服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表格 [24] 海外教育行业总结 - **市场表现**:当周教育指数上涨0.7%,跑赢恒生国企指数4.4个百分点;年初至今教育指数累计上涨19.3% [16];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在报告当周于抖音平台的总商品交易总额(GMV)约2.5亿元,日均GMV为3606万元,环比上升211.5%,同比上升80.9% [17];其累计粉丝数达4251万人 [17][38] - **投资观点**:报告认为高等教育板块因营利性选择有望重启,办学收益分配确定性提升,扩张动力恢复,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宇华教育、中教控股等 [18];职业培训板块需求回暖,建议关注中国东方教育 [18];教培公司秋季续班数据优秀,建议关注新东方、好未来等 [18];报告提供了海外教育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表格 [26]及东方甄选相关运营数据图表 [28][29][30][31][32][33][34][35][36][37][38][40][41]
AIDC电源行业报告系列报告一:柴油发电机:供需错配打开量价空间,国产替代迎来重大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20:39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AIDC电源行业中柴油发电机赛道的投资机会,认为AI算力需求爆发将驱动柴油发电机实现量价齐升,国产替代迎来重大机遇 [2][4] 算力基建驱动需求高增 - AI大模型发展推高算力需求,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 EFLOPS,同比增长74.1%,预计2026年将翻倍至1,460.3 EFLOPS [4][12] - 智算中心建设需求旺盛,2024年中国AIDC市场规模预计达1,014亿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26.8% [11][12] - 国家标准GB 50174-2017强制要求A级数据中心配置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政策确定其刚性需求 [4][12] - 供电故障是数据中心宕机最主要原因,占比达52%,柴油发电机作为多级备电系统关键环节保障电力连续性 [16][17] - 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大幅增加AI资本开支,包括亚马逊计划投资超1000亿美元、微软规划800亿美元、阿里巴巴计划投资530亿美元等,驱动AIDC建设加速 [4][23][24] - 柴油发电机组占数据中心配套基建成本的23%,在整个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中占比约为6%-7% [24] 国产替代提速与量价空间 - 中国数据中心柴油发动机市场由外资主导,康明斯和MTU形成双寡头格局,国内企业如潍柴重机份额微弱 [31][32] - 海外头部企业扩产滞后且产能刚性,扩产周期长达12-18个月,导致供需错配,交付延迟成常态 [4][35] - 国产品牌具备成本优势,国产柴发单价普遍在220-280万元,外资品牌普遍在280-380万元 [39] - 国产品牌交付周期短,一般为6-9个月,仅为外资品牌的一半,如潍柴墨西哥项目从签约到交付仅用2个月 [39][63] - 供需错配推动柴发机组进入涨价周期,2025年部分机型涨幅显著,如三菱2000kW机组价格从约268万元/台涨至320万元以上/台,涨幅19%以上 [41] - 国产整机和OEM厂商的盈利跃升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集中兑现 [4][44] 产业链机会与核心零部件 - 柴油发动机占柴发机组总成本的60%-70%,是核心成本构成 [9][50] - 曲轴环节国产化率高,天润工业重型发动机曲轴市占率超60%,深度绑定潍柴、康明斯等头部客户 [50][52] - 天润工业曲轴产品毛利率达23.51%,连杆毛利率达22.94%,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 [51][84] -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技术由博世等国际巨头垄断,外资品牌占据中国市场超过90%的份额,但国内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 [56] 重点公司分析 - 潍柴重机在2025年中国移动招标中取得突破,高压柴油发电机组份额从空白跃升至40%,低压机组份额达70% [65][67] - 2025年上半年,潍柴重机全球数据中心发电业务增长664%,月产能提升200%,交货周期压缩75% [67] - 玉柴国际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34%,净利润同比增长58.9%,发动机总销量同比增长29.9% [71] - 科泰电源与MTU合资成立科泰安特优,锁定高端发动机产能,其环保低噪声柴油发电机组业务收入占比长期保持在90%左右 [72][75] - 苏美达柴发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营收从2022年的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8亿元,实现翻倍 [78][79] - 天润工业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收入近三分之一来自潍柴系列,康明斯配套业务收入约占20%,受益于头部客户产能扩张 [84]
楚江新材(002171):材料强国之高端制造系列报告之八:碳纤维复材及热工装备核心供应商,特种业务放量推动价值重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20: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1][8][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碳碳/碳陶复材及高端热工装备核心供应商,军民两端有序拓展,下游潜在市场庞大,伴随多应用领域需求释放及产品有序交付,业绩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8][9] - 预计2025E-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亿元、9.46亿元、12.28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8.3%、33.4%、29.9% [7][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2027E年市盈率分别为29倍、22倍、17倍,低于可比公司(菲利华、北摩高科、中简科技)平均估值48倍、32倍、25倍 [8][9]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碳纤维复材制品、热工装备及铜基材料三大板块,2024年营业收入537.51亿元,同比增长16.1%,2019-2024年营收CAGR为25.82% [8][19][43] - 铜基材料为营收主要来源(占比超90%),但高端装备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毛利占比持续提升,由2019年18%增至2024年30%,毛利率维持高位(2024年为37.6%)[8][45][49] - 2025年H1存货账面价值33.04亿元,合同负债3.43亿元(较年初增15.1%),反映在手订单充足 [52][53] 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天鸟高新) - 布局三大优势赛道:制导装备配套仿形预制体、刹车预制件、热场预制件,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8][31][62] - 为国产大飞机C919、ARJ-21碳刹车预制体核心供应商,技术壁垒深厚,具备针刺无纺织物及准三维预制体等先进工艺 [31][80][100] - 空天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预制体产业化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12个月,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 [60][61] 热工装备业务(顶立科技) - 产品涵盖碳陶热工装备、先进热处理装备及粉冶环保装备,专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半导体等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4][36][39] - 国内热处理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顶立科技为特种热工装备领军企业,分拆上市或迎价值重估 [8][34][39] 铜基材料业务 - 产品包括精密铜带、高端铜导体及铜合金线材,下游覆盖新能源汽车、5G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2025E-2027E预计营收分别为599.83亿元、695.76亿元、815.49亿元 [8][39][40] - 采用再生原料及规模成本效益模式,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高端应用驱动产业升级 [39][40] 产能扩张与团队激励 - 在建工程聚焦铜基材料与碳纤维产能扩充,包括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天鸟高新热场及刹车预制体项目 [57][58] - 第三期及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5311人,持有股票总数5089.31万股,深度绑定团队利益 [56][57]
交运央企ESG评价结果分析:绿色运输与社会责任彰显行业特色: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八成以上交通运输行业央企ESG整体得分表现不错,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得分较高,但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披露仍有提升空间[3][8] - 研究选取了18家发布了独立ESG报告的交通运输行业央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建的ESG评价体系进行分析[3][6][7] 整体得分表现 - 在满分100分的ESG评价体系中,80分以上的公司有15家,占比83%;90分以上的公司有12家,占比67%[3][8] - 环境与气候议题加总满分为34分,有15家公司得分在30-34分区间,占比83%[15] 重要性评估披露 - 94%的公司(17家)按要求完成了重要性评估披露,且内容较为丰富,突出财务重要性[3][9][12] - 披露第三方鉴定报告的公司数量较少,仅有6家,占比33%[3][9][14] 环境议题披露 - 环境议题披露框架成熟,整体披露率较高,“三废处理”披露率达到100%,“能源管理”披露率为96%,“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管理”披露率也接近100%[15][19][20][26][29] - 行业特色指标“绿色运输”有13家公司披露,披露率为72%[15][27][33] 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披露 - 气候变化议题是新增披露内容,整体披露情况良好,多项指标披露率在80%以上[3][16] - “气候管理”披露率最高,为89%(16家公司);“气候治理”和“气候应对战略”披露率分别为83%和86%;“气候指标和目标”披露率相对较低,为81%[16][32][35][36] 社会议题披露 - 安全运营是行业特色内容,披露率为94%(17家公司)[3][37][41][44] - “社会责任”指标披露率达到100%,但“科技伦理”披露率较低,仅为39%(8家公司)[37][40][42] - “管理责任”的完整披露率为78%(14家公司)[40] 治理议题披露 - 治理议题总体得分较高,党建业务、治理架构等基础性指标披露率较高[3][46][50] - 公司治理架构披露情况良好,18家公司全部披露了治理架构,16家公司披露了人员构成及专业技能[50][51] - “供应链管理”指标有17家公司披露,占比94%[54][55] - “公司治理规范”中的“尽职调查”披露有待加强,仅有12家公司披露,占比67%[52]
2025年9月煤炭行业热点事件复盘及投资策略:安监趋严,看好旺季煤价上涨,带来弹性标的业绩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9:39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安监政策趋严将导致煤炭供给端收缩,叠加四季度传统需求旺季来临,动力煤及焦煤价格有望上涨,看好相关弹性标的的业绩修复 [2][16][87] 本月行业热点事件复盘:安监趋严 - 9月热点事件显示安监趋严,内蒙古能源局核查299处煤矿,发现2024年超产能生产煤矿89处,占比30%,2025年1-6月单月超产能10%的煤矿15处,均位于鄂尔多斯,相关煤矿被责令停产整改,受影响产能达2840万吨/年 [5][6][10] - 2025年11月,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将进驻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开展年度考核,同时10月9日至31日受理安全生产问题隐患线索,预计将进一步收紧煤炭供给 [12][13] - 大商所就焦煤期货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印尼暂停190个煤炭采矿许可证,美国招标开发超3亿吨煤炭资源,凸显全球供给格局变化 [5][6] 供给端:国内产量增速放缓 - 2025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31.65亿吨,同比增长2.8%,但7月、8月单月产量分别为3.8亿吨、3.9亿吨,同比分别下降3.8%、3.2%,销量增速0.5%低于产量增速,显示供给增长放缓 [24][28] - 主要产区中,8月山西省原煤产量1.08亿吨,同比下降6.7%,内蒙古产量1.03亿吨同比基本持平,陕西省产量6606万吨同比增长1.1%,新疆产量4220万吨环比增长14.5%但同比下降10.5% [28][30][32][41] - 2025年1-8月前十大煤企原煤产量合计15.82亿吨,占全国产量50%,头部企业如国家能源集团8月产量5234万吨同比微降0.1%,供给集中度高 [33][34] - 煤炭进口量收缩,2025年1-9月进口3.5亿吨同比下降11.1%,其中印尼进口减量最大,1-8月同比减少2544万吨,降幅17.3% [45][46] 需求端:旺季需求旺盛 - 钢铁行业需求韧性较强,截至10月10日日均铁水产量241.48万吨/日,焦煤总库存约2091万吨处于历史中低位,低库存有望放大价格反弹斜率 [51][52][55] - 电力需求回升,7月、8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3%、1.7%,电网负荷创新高,六大发电集团日耗煤量持续走高 [57][58][61] - 化工用煤需求强劲,2025年1-8月化工行业用煤量累计同比增长12.4%,煤化工产能持续投放支撑用煤景气度 [78][83] - 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变化反映供需紧平衡,9月年度长协价674元/吨环比上涨0.9%,月度长协价699元/吨环比上涨1.9% [73][74] 投资分析意见 - 推荐弹性标的山西焦煤、淮北矿业、潞安环能、兖矿能源,看好旺季需求带动价格反弹 [87][88] - 推荐高分红高股息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中国神华承诺2025-2027年分红率不低于65%,陕西煤业转型煤电一体化提升成长性 [87][89] - 建议关注动力煤弹性标的晋控煤业、华阳股份、山煤国际等,华阳股份钠离子电池及碳纤维业务布局能源转型 [87][90] - 盈利预测显示重点公司2025年平均PE约24倍,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具备配置价值 [93]
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十:交运央企ESG评价结果分析:绿色运输与社会责任彰显行业特色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对18家发布了独立ESG报告的交通运输行业央企进行评价分析,认为八成以上公司ESG整体得分表现不错,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得分较高,但应对气候变化披露有待提高 [3][9] 整体得分情况 - 在满分为100分的评价体系中,80分以上的公司有15家,占比83%,90分以上的公司有12家,占比67% [3][9] - 环境与气候议题(满分34分)方面,30-34分的高分区间公司有15家,占比83% [16] 重要性评估 - 94%的公司(17家)按要求完成了重要性评估披露,突出财务重要性,且披露内容较为丰富 [3][11] - 披露第三方鉴定报告的公司数量较少,仅有6家,占比33% [3][11] 环境与气候议题 - 环境议题披露框架成熟,“三废处理”披露率达到100%,“能源管理”披露率为96%,“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管理”披露率也接近100% [16] - 交运特色指标“绿色运输”披露率为72%,有13家公司完成披露 [16][27] - 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中,“气候管理”完整披露率最高,达89%(16家公司),“气候治理”和“气候应对战略”披露率分别为83%和86%,“气候指标和目标”披露率相对较低,为81%(12家公司) [17][32][35] 社会议题 - 安全运营作为交运行业特色内容,披露率为94%,有17家公司披露了相关信息 [3][37][42] - “社会责任”指标披露率达到100%,“创新驱动”披露率为100%,但“科技伦理”披露率较低,仅为39%(8家公司) [37][41] - “管理责任”完整披露的公司有14家,占比78% [41] 治理议题 - 公司治理架构披露情况良好,“党建业务”有14家公司披露,“治理架构”和“人员构成及专业技能能力”披露率分别为100%(18家公司)和89%(16家公司) [47][51] - 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多数公司建立了ESG信息报告机制、监督机制并将ESG绩效纳入考核 [51] - 公司治理规范中,“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反不正当竞争”披露率为100%,“尽职调查”披露率相对较低,为67%(12家公司) [53] - “安全风险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披露情况较好,披露率分别为94%(17家公司)和94%(17家公司) [53][56]
构建交运央企ESG评价体系:聚焦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九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3][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是构建并完善针对交通运输行业中央企业的ESG评价体系,该体系在通用指标基础上,聚焦于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并新增了行业特色指标[4][7][8] - 2025年被定义为A股强制ESG信息披露的元年,强制披露主体包括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等,未来范围有望扩大[7][10] -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其ESG政策围绕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多维度体系[7][8] 按目录章节总结 1. 交运央企ESG政策体系 - 国内交通运输领域ESG政策核心聚焦绿色能源替代与低碳转型,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船舶等装备,优化运输结构(如“公转铁”、“公转水”),并推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低碳化[8] - 政策体系旨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双提升,部分关键政策包括《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8][9] 2. 构建交运央企ESG评价体系 - 评价体系包含5类加分项和1类减分项,均为客观评价指标。加分项涵盖5个议题(重要性评估、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公司治理),下设20个一级指标和54个二级指标,满分100分。减分项为“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违反一条扣3分[4][11][23] - **环境议题**:满分16分,在通用指标外新增“绿色运输”特色指标(如绿色运输工具),依据是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发展的相关政策[4][12][13] - **社会议题**:满分22分,新增“安全运营”一级指标(下设安全运营基础设施),以反映企业对出行安全的责任,依据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事故后果严重性及相关规划要求[4][16][17] - **治理议题**:满分34分,新设“安全风险管理”(下设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设备检查、事故预防机制)和“供应链管理”(下设对供应商定期考核)两个特色指标[4][19][20][21] - **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为本系列新增议题,满分18分,与央企通用指标保持一致,涵盖气候治理、战略、管理及目标等方面[4][14][15]
存储涨价延续,关注GB300开始切换:——25年9月台股电子板块景气跟踪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5:5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AI领域支出热潮持续,是当前电子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6][15] - 存储领域DRAM价格强劲上涨,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 [3][18] - 成熟制程受益于车用与电源管理IC(PMIC)需求,复苏动能明确 [3][17] AI领域景气分析 - 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2025年9月营收达3,309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1% [1][6] - 台积电先进制程(7纳米及以下)合计占比达到74%,3纳米制程占晶圆销售金额24%、5纳米占36%、7纳米占14% [6] - AI加速器相关营收在2025年预计较2024年翻倍成长 [1][6] - 测试厂商京元电子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长40%,受益于AMD与OpenAI战略合作 [1][8] - 测试设备供应商致茂2025年9月营收22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7% [8] - 服务器管理芯片厂商信骅2025年9月营收81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5%,第三季度营收年增171% [7] - PCB厂商金像电2025年9月营收59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80%,AI服务器与交换器板出货强劲,泰国新厂产能利用率满载,订单能见度延伸至2026年 [1][12] - PCB厂商欣兴、景硕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和36% [1][12] - CCL厂商台光电、联茂、台耀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5%、1%、26% [12] - EMS厂商鸿海、广达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4%和19% [1][14] - EMS厂商纬创、纬颖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110%和150% [14] - 广达指出第四季度将是AI服务器出货高点,客户正从GB200过渡到新一代GB300 [1][15] 其他领域景气分析 - 成熟制程厂商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11%、1% [3][17] - 世界先进第三季度稼动率回升至80%以上水平,受益于电源管理IC、驱动IC与车用芯片订单稳定放量 [3][17] - 存储厂商南亚科、华邦电、旺宏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58%、+10%、+9% [3][18] - 南亚科指出第3季DRAM平均价格季增超过40%,预计第4季价格仍将续涨 [3][18] - 华邦电营收创39个月新高,旺宏受益于大厂停产MLC NAND产品及中国竞争对手产能受抑,订单回温 [3][18] - 端侧芯片厂商联发科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22%,受益于天玑9400+及9500芯片拉货转强 [3][18] - 被动元件厂商国巨2025年9月营收同比增速12%,创历史单月新高,主要受益于AI应用需求强劲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