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观流动性观察:A股外资流出压力减小,南向资金净流入超500亿港元
国元证券·2025-02-24 14:21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市场情绪观察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市场活跃度、估值分位数、大宗交易折溢价、期权指标等综合判断市场情绪[9][11][20] - 具体构建过程: - 全市场滚动4年估值分位点计算(市盈率LYR/TTM、市净率)[12] - 大宗交易折溢价率公式: 折溢价率=(成交价前收盘价)/前收盘价×100%折溢价率 = (成交价 - 前收盘价)/前收盘价 \times 100\% 并统计中证800成分股平均折溢价率[17][18] - 期权隐含波动率(IV)与历史波动率(HV)对比分析[21][22] - 认沽认购比率计算: PCR=认沽期权成交量认购期权成交量PCR = \frac{认沽期权成交量}{认购期权成交量} 结合20日移动平均线分析[23][24] - 模型评价:多维度反映市场短期情绪变化,但对极端事件敏感性较高 2. 资金流动监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跟踪各类资金(外资、杠杆资金、ETF等)的净流入/流出动态[26][50][76] - 具体构建过程: - 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分季度统计[53][54] - 融资余额变化率公式: 融资变化率=当期融资余额上期融资余额上期融资余额×100%融资变化率 = \frac{当期融资余额 - 上期融资余额}{上期融资余额} \times 100\% 结合融券余额构建多空指标[78] - ETF资金流计算: 净流入=份额变化×单位净值净流入 = 份额变化 \times 单位净值 按跟踪指数分类统计[47][48]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估值分位数因子 - 构建思路:横向比较不同指数估值历史分位水平[12] - 具体构建: - 分位数计算公式: 分位数=当前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100%分位数 = \frac{当前值 - 最小值}{最大值 - 最小值} \times 100\% 应用于PE/PB等指标[12] - 因子评价:对市场顶部/底部区域有较好指示作用 2. 资金结构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投资者持仓结构变化捕捉资金偏好[28][29] - 具体构建: - 机构/散户持仓占比差值: 机构占比差=机构持仓比例散户持仓比例机构占比差 = 机构持仓比例 - 散户持仓比例 结合季度变化率分析[28][29] - 因子评价:反映市场主力资金动向,但数据存在滞后性 3. 利率差异因子 - 构建思路:利用中美利差预测外资流向[66][67] - 具体构建: 利差因子=10Y中债收益率10Y美债收益率利差因子 = 10Y中债收益率 - 10Y美债收益率 结合VIX指数构建风险偏好调整项[58][59] 模型回测效果 1. 市场情绪模型 - 沪深300周换手率:18.64%[15] - 期权PCR指标:20日均值0.89[24] - 大宗交易折溢价率:-3.2%(较上期收敛1.5%)[19] 2. 资金流动模型 - 北向资金周净流入:512.12亿港元[146] - ETF周净流出:302.41亿元(中证A500流出83.47亿)[47] - 融资余额周增幅:260.33亿元[79] 因子回测效果 1. 估值分位数因子 - 创业板PE分位数:64.59%(LYR)[12] - 沪深300PB分位数:50.48%[12] 2. 资金结构因子 - 险资股票持仓占比:7.30%(Q4)[95] - 私募证券基金规模环比:+0.40%(1月)[86] 3. 利率差异因子 - 中美利差:2.69%(收缩0.3%)[70] - VIX指数:18.5(较上周+1.2)[59] 注:所有数据均来自研报中2025年2月最新统计窗口期[12][47][54]等,指标口径保持统一。模型与因子构建过程完整复现了原文方法论,未包含风险提示等非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