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自选基金组合FOF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筛选成立年限、规模、基金经理能力、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指标,构建由30只基金组成的FOF组合,并按季度调仓[5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标准包括基金成立年限、规模(剔除规模过小或过大的基金) 2. 评估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通过Alpha、Beta等指标) 3. 计算风险调整后收益(夏普比率、卡玛比率等) 4. 等权重配置30只符合条件的基金,每季度再平衡 - 模型评价:组合注重分散化和风险控制,但回测显示区间超额收益为负(-7.34%),可能受市场风格切换影响[58][5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自选基金组合FOF模型 - 区间绝对收益率:0.46% - 区间年化收益率:3.75% - 区间最大回撤:3.94% - 区间年化波动率:10.36% - 区间下行风险:7.73% - 区间年化夏普比率:0.27 - 区间卡玛比率:0.95 - 区间累计超额收益:-7.34%[5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注:研报中未明确提及具体量化因子构建,仅描述市场表现和基金筛选逻辑,故本部分跳过)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研报中未涉及因子测试结果,故本部分跳过) --- 说明: - 研报核心内容为市场数据综述和FOF组合回测,未涉及传统量化因子(如价值、动量等)的构建与测试[5][56][58] - 模型回测结果中,超额收益为负可能与2025年2月市场波动(如港股科技板块大涨10.34%)导致基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表现强劲有关[9][59]
大类资产与基金周报(20250217-20250221):A股、港股齐涨,权益基金表现优秀-2025-02-24
太平洋证券·2025-02-24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