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药行业或呈现价格治理与消费复苏同行,压力与机会并存的局面,可在增量需求中寻找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板块及个股表现 - 上周(2025.02.24 - 2025.02.28)医药生物报收7302.5点,下跌2.72%;中药Ⅱ报收6207.73点,下跌0.76%;化学制药报收10278.41点,下跌0.39%;生物制品报收5893.96点,下跌2.36%;医药商业报收4850.7点,下跌3.57%;医疗器械报收6278.17点,下跌3.44%;医疗服务报收5413.55点,下跌7.94%,医药二级子板块全面回调,近期涨幅较大的医疗服务调整幅度最大,中药板块微跌 [1] - 表现居前的公司有长药控股、*ST龙津、*ST吉药、康缘药业、启迪药业;表现靠后的公司有维康药业、粤万年青、康美药业、新光药业、恩威医药 [1] 行业估值 - 上周中药PE(ttm)为25.84X,环比下降0.23X,近一年PE最大值为30.13X,最小值为22.58X;PB(lf)为2.24X,环比下降0.01X,近一年PB最大值为2.65X,最小值为1.99X;PE处于近十年以来24.71%分位数,PB处于近十年以来4.63%分位数;中药板块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05.83% [2]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医药发展新目标 - 2025年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多项工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再次被提及,人口老龄化叠加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共同造就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中医药“治未病”“纯天然”的特有优势有望得到更充分发挥,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及“中医药 +”模式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3] 投资建议 - 价格治理方面,集采建议关注价格降幅、院端市场份额及研发创新能力;医保谈判和医保目录调整,关注价格降幅和新增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及企业;关注基药目录调整进度,重点关注“医保 + 非基药 + 独家”品种;“四同”“三同”“二同”“一同”及药价比形成价格联动,拥有渠道和产品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获得增量需求 [4][7] - 消费复苏方面,看好宏观经济回暖及内需刺激带来的消费类中药销量的恢复,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的品牌中药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延伸的消费中药 [7] - 国企改革方面,中药行业国资控股企业占比高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投资机会来自提质增效取得的业绩增量,建议关注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等特征的企业及“医保 + 非基药 + 独家”品种等,同时关注国企改革带来的提质增效及业绩增长 [8]
中药行业周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医药发展新目标-2025-03-10
湘财证券·2025-03-10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