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评论:2025政府工作报告:增长目标符合预期,政策聚焦扩大内需和新质生产力
建银国际·2025-03-09 16: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增长目标符合预期,政策加大对经济支持力度,基本面修复、居民消费改善、制造业升级转型及改革推进将支持经济增长,对冲外部不利条件,预计年内经济持续复苏,通胀维持温和区间 [2][4] - 宏观政策积极,财政支出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扩大内需置于任务首位,关注产业政策与改革措施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主要国民经济目标和宏观政策 - 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与去年相同,通胀目标小幅下调至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10]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4%左右,赤字规模5.6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0]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发挥总量与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10] - 打好政策“组合拳”,增强政策合力,加强多政策协同及与改革开放举措协调配合,重视市场沟通和预期管理 [10] - 支持产业升级与供给侧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体系,推动改革措施落地,坚持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0] - 全方位扩内需,改善民生,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中央财政带动有效投资,引导民间投资 [10]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地产行业止跌回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10] 经济指标与政策效果 - 开年部分经济指标显示基本面改善,消费增长稳健,制造业复工加快,PMI指数保持扩张区间,信贷数据超预期增长 [11] - 一系列财政政策调整增加财政支持灵活性,一揽子化债方案缓解地方流动性压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积极财政取态 [12]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取态积极,赤字目标提升至4%,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额度增加,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有望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12] - 预计央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季度降准25个基点,小幅降息10个基点,优化信贷结构,增强利率传导渠道 [13]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 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风险防范重点,包括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防风险仍是工作要点,但短期大规模刺激空间较小 [13] 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 - 2025年政府工作将扩大内需置于首位,从多层面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府投资表态积极但保持审慎 [14] - 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数字化、供应链升级、绿色转型和人工智能等 [14] 改革进程关注 - 推动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及相关政策出台落实 [14] - 财税金融体制提出相关目标,关注后续具体政策落地实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