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比中光(688322):“机器之眼”逐步放量,赛道格局卡位双优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奥比中光是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持续放量,有望拉动营收高速增长并扭亏 [6] - 受益于机器人行业订单增长,2024 - 2026年营收将快速增长,利润有望2025年扭亏为盈,上调该时间段营业收入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视觉模组龙头,提供“研发 + 制造”一体式服务 - 奥比中光是行业领先的机器人视觉及AI视觉科技公司,基于自研芯片和全栈式系统技术,为多行业客户及开发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具备百万级量产能力,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70% [9] - 主营业务有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产品已在多领域商业应用,未来在人形机器人、汽车自动驾驶等赛道潜力大 [10][12] - 股权结构清晰稳定,实控人为黄源浩,蚂蚁集团旗下公司和美的旗下投资公司持股,有15个员工持股平台,通过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 [13] - 3D视觉传感器是基石业务,2023年营收占比61.6%,各业务逐步均衡发展,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设备有望增加营收 [16] - 近五年营收波动大,利润端为负,高额研发费用影响净利润,随着研发进入稳定阶段和新场景商用落地,业绩有望转正 [19] - 研发投入大,管理和研发费用高,随着新兴领域放量,将实现正盈利 [22] 3D传感为核心,场景knowhow为核心竞争力 - 机器人视觉模组是智能传感中枢,通过“采集 - 解析 - 决策 - 执行”四阶链路实现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ToF技术是“空间标尺”,在多场景应用,已成为智能机机器人迭代升级核心驱动力 [26][28][29] - 视觉传感在图像信息捕捉、传感器、算法技术方面不断发展,软硬件技术成熟度高,提升了系统性能和效率 [31][32][33] - 视觉模组研发周期6个月至2年,核心阶段包括技术攻关、系统集成与场景验证,场景适配依赖厂商垂直领域knowhow能力 [35][36] 下游百花齐放,AMR\3D\人形产业趋势起量 - AMR市场受制造业自动化、劳动力短缺和性价比推动,预计2024年规模达38.8亿美元,2029年增至8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5.6% [37] - 3D打印机成本下降推动渗透率提升,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97亿美元,带有3D扫描功能的打印机将放量,加速应用普及 [39] - 人形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2023年规模24.3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6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5.5%,中国2029年市场规模或突破7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90%,具备“人力替代 + 流程再造”复合价值 [44][45][46] 产品完全国产化,先进团队均已合作和采用公司产品 - 奥比中光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占率超70%,3D视觉从芯片到模组完全国产化,在产业链中占关键地位 [49][50] - 与英伟达、微软等行业龙头合作,产品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自主研发产品在先进团队中得到应用 [52][54][5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生物识别、AIoT、工业三维测量领域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2.3/4.4/5.8亿元、1.4/4.2/6.1亿元、0.4/0.5/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89%/31%、12%/201%/46%、31%/13%/11% [58]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为5.62/11.52/15.1亿元,同增58%/105%/31%,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49/24/18倍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