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民营白酒头部公司,跨香型经营四大白酒品牌,名酒基因与完善的产品矩阵建立了三层增长引擎,是稀缺的酱酒上市标的 [11] - 公司管理层深耕白酒行业,管理和营销能力出众,顺应行业结构性发展实现增长,有望受益于集中度提升下的高端化和香型红利,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11] - 上市融资后公司产能瓶颈有望突破,叠加品牌势能释放,毛利率和费用率有望改善,盈利能力进入正循环 [11] - 预测公司24 - 26年EPS分别为0.47、0.59、0.71元/股,对应PE分别为16.1x、12.8x、10.6x,给予“买入”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动态 - 2月28日至3月3日,贵州珍酒50周年庆典暨经销商大会、合伙人大会在贵州遵义召开,会上发布全球限量发售的小批量勾调新品珍酒·珍五十 [1] 公司发展成果 - 2009年改制以来,珍酒累计投入超120亿元,厂区面积由285亩扩至3100余亩,增长11倍;酿酒产能由2000吨升至4.4万吨,增长22倍;员工人数由200余人增至8000余人,增长40倍;销售收入增长300倍;上缴税金增长340倍;利税增长430倍 [2] 公司创新举措 - 产品上持续推出老酒产品,强化品质承诺和老酒标签;真实年份光瓶酒包装精简,调和高端酒和光瓶酒反差;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探索餐酒融合 [3] - 渠道上提出“双渠道战略”,传统渠道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单品,覆盖全国2000余家合作伙伴;异业渠道通过高端光瓶酒切入科技企业商务场景;打造“国之珍宴”“封坛之旅”等沉浸式体验 [3] 行业产能情况 - 2024 - 2025年生产季,我国酱酒整体产能较去年下沙季减少10万吨左右,头部酱酒企业和业外部分产业资本增产约5万吨,仁怀等主产区地方主流酱酒企业和中小酱酒企业减产停产超15万吨 [4] - 未来我国酱酒产能结构将变化,有效产能将保持在60 - 70万吨之间,供给市场的酱酒产能将维持在50万千升左右,80%的产能将由酱酒企业的TOP10占有,中小酱酒企业产能大部分将永久出清 [9] 白酒消费需求 - 白酒消费需求相较2024年至少有望企稳,回升进度取决于政策落地对经济的刺激效果 [10] - 宴席方面,2024年受“无春年”压制的婚宴活动有望在2025年“双春年”回补;餐饮方面,补贴力度有望加大;居民收入端,2024年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速同步,中低收入群体改善更大,失业率好于预期目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居民增收;居民资产端,2024住户部门存款余额创新高,人均存款突破10万元,消费比例提升,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止跌回暖;经济方面,2025年财政政策积极,房地产市场有政策托底信号;化债方面,中央财政有望接棒新增债务,各省化债工作已现成效 [10]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2A | 2023A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856 | 7030 | 7501 | 8274 | 9254 | | 增长率yoy(%) | 14.8 | 20.1 | 6.7 | 10.3 | 11.8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029.87 | 2327.08 | 1592.45 | 2005.12 | 2414.22 | | 增长率yoy(%) | -0.2 | 126.0 | -31.6 | 25.9 | 20.4 | | ROE(%) | -27.0 | 18.4 | 11.2 | 12.3 | 12.9 | | EPS最新摊薄(元) | 0.30 | 0.69 | 0.47 | 0.59 | 0.71 | | P/E(倍) | 24.9 | 11.0 | 16.1 | 12.8 | 10.6 | | P/B(倍) | -6.7 | 2.0 | 1.8 | 1.6 | 1.4 | [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公司2022A - 2026E的各项财务数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营业额、销售成本等 [13]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估值倍数等指标,如营收额增长率、毛利率、P/E等 [13]
珍酒李渡(06979):五十年酿一壶好酒,启新程攀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