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06979)

搜索文档
疯狂的酱酒回归理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7:38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 酱酒赛道从资本狂热回归理性 [1] - 行业核心课题从资本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产品需匹配消费者需求与喜好 [1] - 白酒最终是消费品 需摒弃金融属性与概念价值 回归产品本身与消费者需求 [7] 贵州茅台表现与策略 - 上半年茅台酒营收755.9亿元 同比增长10.24%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320.33亿元 同比增长10.99% [2] - 通过高频上新试探消费者需求 推出蛇年生肖酒/笙乐飞天/大阪世博会走进系列/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酒等新品 [2][3] - 直销渠道收入占比提升 上半年直销营收400.1亿元 同比增长18.63% i茅台平台贡献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亿元 同比增长4.98% [3] - 新品策略缓解飞天茅台的量价压力 巩固顶级白酒的文化与时间溢价 掌握定价主动权 [3] 珍酒李渡表现与策略 -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9.6% 经调整净利润减少39.3% 受宏观经济影响导致商务宴请送礼场景减少 [4] - 董事长吴向东亲自直播破局 单场直播吸引超570万人次观看 推出定价600元/瓶的"大珍•珍酒"对标3000元品质 [5] - 启动万商联盟计划 百天内吸引6100多名意向客户 签约超2000家联盟商 [6] - 跨界推出定价88元/瓶的"牛市"啤酒 直指超高端市场 [6] - 8月以来股价涨幅达50.22% 市场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6] 企业战略共性 - 两家酱酒龙头企业均通过新品发力 茅台以多元化产品提升市场触达率 珍酒以创新营销与渠道模式贴近市场 [1][7] - 核心导向回归消费本质 立足消费者喜好打造个性化/稀缺性/价值感产品 [7]
行业“深水区”:除了控量稳价,酒企还能做什么?|财报解读②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05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412.84亿元,同比下降1.59%,净利润同步承压 [1] - 仅6家上市酒企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第二季度营收正增长企业缩减至4家,净利润上行企业仅3家 [1] - 行业面临需求疲软、库存高企、价格体系承压等多重挑战 [1] 企业战略调整 - 头部酒企普遍采取"主动降速,控量稳价"策略,茅台将营收增速目标设定为9%,五粮液提出营收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古井贡酒强调"稳健增长" [2] - 上半年9家上市酒企通过降低合同负债为渠道减压,近20家酒企发布停货通知,包括五粮液、洋河、今世缘等企业 [4] - 停货措施覆盖100元至1000元价格带产品,涉及名酒企与区域酒企数量显著增加 [5] 低度化转型趋势 - 五粮液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375元/500ml、300元/100ml),古井贡酒推出26度"年份原浆轻度古20"(375元/375ml),舍得酒业上市29度"舍得自在"(329元/500ml) [8] - 水井坊计划推出38度以下产品,酒鬼酒筹备33度、28度等低度产品,泸州老窖研发28度国窖1573 [10] - 低度酒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30%,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740亿元 [11] - 39度五粮液年营收超50亿元,38度国窖1573年度营收超百亿 [10][13] 跨界创新实践 - 酒鬼酒与胖东来联合推出"酒鬼酒·自由爱",洋河与京东合作推出"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 [14][15] - 五粮液集团推出中式精酿啤酒"风火轮",珍酒李渡推出高端精酿啤酒"牛市News" [17] - 洋河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5.32%,净利润下降45.34%,通过跨界推新寻求增长点 [18] - 跨界新品有助于激活渠道网络,提升终端运营效率 [18] 库存与供需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末,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规模达1700亿元,环比增长 [7] - 停货措施导致部分产品积压库存,推升存货规模 [7] - 企业需灵活调整产销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并开拓新兴消费场景 [7]
珍酒李渡吴向东荣获“可持续发展——年度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商界领袖”奖项
搜狐财经· 2025-09-03 18:43
公司荣誉与领导力 -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荣获"可持续发展——年度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商界领袖"奖项 表彰其在产业升级和科技研发领域的领导力与担当精神 [1] - 奖项由2025企业合作发展年会颁发 同期获奖者包括京东集团刘强东和360集团周鸿祎等24位企业家 [1] 企业家行业成就 - 吴向东深耕白酒行业近30年 曾创立金六福品牌并带领华致酒行成为国内首家酒类流通A股上市企业 [3] - 推动珍酒李渡成功登陆港股 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 凭借敏锐洞察力带领企业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3] 企业战略创新 - 2025年推出战略级新品大珍·珍酒 成为行业现象级产品 主导打造超级组织万商联盟重塑行业生态 [3] - 发布旗下首款高端精酿啤酒品牌牛市啤酒 正式开启白酒加啤酒产品战略 [3] - 成功打造个人IP 两个月内视频播放量超5000万 两次大型直播观看总人数超750万 [3] 行业影响与评价 -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吴向东通过超级新品、超级模式和超级传播开辟增长通道 为酒业探索破局发展新路径 [3] - 在酒业寒冬期成功实现影响力破圈 被视为当下企业家精神的最佳诠释 [3]
二季度迎驾贡酒、今世缘、珍酒李渡等17家白酒企业营收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6:22
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行业处于探底过程中 今年上半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5家业绩出现倒退 仅有6家保持正增长[1] - 二季度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4家营收保持增长 其余17家全部下滑 其中一半酒企跌幅超过20%[4] - 上半年有6家酒企营收跌幅超过20% 包括酒鬼酒跌43.54% 珍酒李渡跌39.6% 洋河跌35.32%[3][5] 企业梯队分化 - 第一梯队领跑行业:贵州茅台营收893.89亿元增9.16% 净利润454.03亿元增8.89% 山西汾酒营收239.64亿元增5.35% 五粮液营收527.71亿元增4.19%[2] - 第二梯队保持增长:古井贡酒营收138.80亿元增0.54% 老白干营收24.81亿元增0.48% 金徽酒营收17.59亿元增0.31%[2] - 第三梯队出现回落:泸州老窖营收164.54亿元跌2.67% 今世缘营收69.50亿元跌4.84%[2] - 第四梯队显著回调:水井坊营收14.98亿元跌12.84% 舍得酒业营收27.01亿元跌17.41% 口子窖营收25.31亿元跌20.07% 金种子酒营收4.84亿元跌27.47%[2] 财务指标变化 - 多数酒企合同负债余额同比下滑 仅五粮液 山西汾酒 洋河股份 泸州老窖等少部分头部酒企合同负债同比增长[6] - 老白干酒合同负债比过去三年同期少至少5亿多元 相当于提前消耗三季度部分业绩[5] - 净利润大幅下滑案例:金种子酒净利润-0.72亿元跌750.54% 酒鬼酒净利润0.09亿元跌92.6% 水井坊净利润1.05亿元跌56.52%[2][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茅台再次展现抵御周期能力 增长幅度行业领先[8] - 山西汾酒营收跻身行业第三 与泸州老窖在净利润上竞争激烈 古井贡酒打开跻身前五窗口期[9][10] - 区域市场集中度提升:安徽市场古井贡酒相对迎驾贡酒 口子窖优势继续拉大 西北市场金徽酒继续领跑[11] - 全国规上白酒企业数量减少100多家至887家 但收入同比微增0.19%[12] 资本市场表现 - 中证白酒指数8月上涨11% 多家白酒股接连涨停[13] - 个股涨幅显著:珍酒李渡股价涨超51% 酒鬼酒回涨超45% 舍得酒业涨超30% 金徽酒涨超20%[13] - 白酒行业基金持仓占比降至2017年水平 处于历史估值相对低位[20] 行业调整特征 - 酒企通过去库存 稳价格"以时间换空间" 加速淘汰行业"小 散 乱 弱"企业[17][20] - 酱酒品类仍享受红利优势 品牌力不足的酒企难以抵御周期[10] - 产业周期影响成为改变白酒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因素[11] 未来展望 - 中秋国庆旺季或成为名酒价格筑底反弹窗口期 渠道库存去化将释放价盘压力[14][18] - 行业可能呈现"U型"复苏 2025年末或现初步触底信号 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16] - 头部名酒下半年可能迎来筑底弱反弹 但整个行业谈论见底为时尚早[16]
方正证券:白酒行业筑底深化 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6:1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H1白酒板块实现营收2398亿元同比-0.9% 归母净利润946亿元同比-1.2% [2] - 剔除茅台后其余上市公司H1营收1504亿元同比-6.1% 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8.9% [2] - 行业自Q2起进入深度调整 受宏观环境与终端需求疲软影响 基本面处于磨底阶段 [2] 价格带分化表现 - 高端白酒通过品牌高势能及渠道掌控维持相对韧性 茅台通过控货挺价优化渠道稳固基本盘 [3] - 次高端白酒受政策影响更直接 调整时间较长加速探底 汾酒在压力期间仍显韧性 [3] - 区域酒企重点维护省内市场份额 洋河/今世缘调整幅度较大 迎驾自24Q3较早调控 [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多重政策催化下行业底部已形成 估值中枢存在修复空间 [1] - 中秋&国庆旺季动销窗口期是重要拐点观察期 后续关注政策改善传导至需求端恢复节奏 [1][2] - 行业呈现挤压式增长 分化进一步加剧 经营稳健性优先且红利资产属性凸显 [1] 重点关注标的 - 头部名酒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 山西汾酒 [3] - 区域龙头包括古井贡酒 迎驾贡酒 今世缘 金徽酒 [3] - 报表端率先出清企业包括舍得酒业 洋河股份 [3] - 创新发展的企业包括珍酒李渡 酒鬼酒 [3]
名酒保住增长,白酒业即将穿越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6:0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15家业绩倒退 仅6家保持正增长 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山西汾酒 古井贡酒 金徽酒[1] - 二季度仅4家酒企营收保持增长 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山西汾酒 天佑德酒 其余18家全部下滑 其中一半酒企跌幅超20%[1] - 行业整体承压态势明显 面临深度调整 消费大环境承压及渠道压力导致业绩下滑[4] 企业梯队分化 - 第一梯队领跑行业:贵州茅台H1营收893.89亿元增9.16% 净利润454.03亿元增8.89% 五粮液H1营收527.71亿元增4.19% 净利润194.92亿元增2.28% 山西汾酒H1营收239.64亿元增5.35% 净利润85.05亿元增1.13%[7] - 第二梯队保持微弱增长:古井贡酒H1营收138.80亿元增0.54% 老白干酒H1营收24.81亿元增0.48% 金徽酒H1营收17.59亿元增0.31%[7] - 第三梯队出现回落:泸州老窖H1营收164.54亿元降2.67% 今世缘H1营收69.50亿元降4.84%[7] - 第四梯队显著回调:酒鬼酒H1营收5.61亿元降43.54% 净利润0.09亿元降92.6% 珍酒李渡H1营收24.97亿元降39.6% 水井坊H1营收14.98亿元降12.84%[8] 区域竞争格局 - 安徽市场古井贡酒相对迎驾贡酒 口子窖优势扩大 迎驾贡酒H1营收31.60亿元降16.89% 口子窖H1营收25.31亿元降20.07%[10] - 西北市场金徽酒继续领跑 伊力特H1营收10.70亿元降19.51% 天佑德酒H1营收6.74亿元降11.24%[10] - 湖南酒鬼酒持续探底 业绩深度调整[10] 头部企业动态 - 茅台展现出强抗周期能力 增长幅度行业领先[5] - 山西汾酒营收跻身行业第三 与泸州老窖竞争全年净利润排名[6] - 古井贡酒打开跻身前五窗口期 但从两位数增长转为下滑[2] 调整期特征 - 超水平发挥酒企回归行业均值 如金徽酒从过去三年两位数增长转为H1增长不足1%[4] - 合同负债普遍缩水 仅五粮液 山西汾酒 洋河股份 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保持同比增长[4] - 规上白酒企业数量减少100多家至887家 行业集中度提升[11] 资本市场反应 - 中证白酒指数8月上涨11% 珍酒李渡股价涨超51% 酒鬼酒回涨超45% 舍得酒业涨超30%[12] - 基金持仓占比降至2017年水平 处于历史估值相对低位[14] - 行业市盈率来到历史相对低位 资金押注板块反弹[1][12] 未来展望 - 中秋国庆旺季成为名酒价格筑底反弹关键窗口期[12] - 渠道去库存若顺利推进 价盘压力将得到释放[13] - 行业或呈现U型复苏 2025年末现初步触底信号 2026年下半年迎来复苏[13] - 调整期加速淘汰小散乱弱企业 强化强者恒强格局[14]
2025白酒中报深度变革:浓酱加速萎缩,清香强化引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8:40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进入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和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 增速普遍放缓或负增长[1] - 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同比下降7.2% 延续第八年下滑趋势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5] - 59.7%的酒企营业利润减少 CR6企业利润占比达86% 区域酒企营收下滑超35% 行业分化加剧[5] 头部企业表现 - 茅台营收910.94亿元(同比+9.16%) 利润454.03亿元(同比+8.89%) 直销占比44.76%达400.1亿元 国际化收入28.93亿元(同比+31.26%) i茅台贡献107.6亿元[2] - 五粮液营收527.71亿元(同比+4.19%) 利润194.92亿元(同比+2.28%) 产品销量2.73万吨(同比+12.75%) 吨价约150.8万元实现量价齐升[2] - 汾酒营收239.64亿元(同比+5.35%) 利润85.05亿元(同比+1.13%) Q2营收83.7亿元(同比+2.1%) 但净利润26.3亿元(同比-3.2%)[2] 企业分化情况 - 17家已公布财报酒企中仅5家营收正增长 12家负增长 酒鬼酒营收负增长43.54%[2] - 利润仅5家正增长 12家负增长 金种子利润负增长750.54% 水井坊利润下降56.52%[2] - 洋河营收147.96亿元(同比-35.32%) 利润43.44亿元(同比-45.34%) 省内市场收入71.2亿元 库存周转优化至1.2个月[2] 香型格局变化 - 浓香型面临酱酒和清香型双重夹击 2025年浓香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但年复合增长率仅3%[7] - 酱酒2024年销售收入2400亿元(同比+4.35%) 利润约970亿元(同比+3.19%) 但产量65万千升(同比-13.33%)[10] - 清香型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接受度提升 消费者偏好占比45.60%位居首位 出口额同比增长30%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8%[11][12] 产品与渠道变革 - 次高端产品(500-800元)价格倒挂加剧 消费场景向100-300元价格带下移[5] - 电商渠道表现突出 舍得电商渠道增长31.38%至3.36亿元 古井贡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45%[2] - 低度化趋势明显 天佑德低度化产品(38度以下)占比提升至40% 果味青稞酒复购率超35%[2]
一个月内股价涨50.82%,珍酒李渡为何赢得资本市场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9-02 17:20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告别产量驱动黄金时代 正式进入存量博弈加结构升级新周期 [1] - 2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6家维持营收利润正增长 其余双双下滑 4家公司报亏 [2] - 行业整体承压 企业业绩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12] 公司股价表现 - 珍酒李渡股价从8月初6.46港元/股冲高至10.9港元/股 截至9月2日报10.06港元/股 一个月内涨幅达50.82% [1] - 中金公司研报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11.2港元 [1] 战略变革框架 - 变革围绕产品 模式 品类和传播四个维度展开 相互关联协同作用 [3] - 通过产品创新触达消费本质 模式创新构建稳定渠道 品类创新打造新增长点 传播创新扩大影响力 [14] - 完成新消费时代下厂家经销商消费者关系的系统性重构 [14] 产品战略 - 推出战略级产品大珍珍酒 以600元价格对标市场3000元品质 瞄准新中产和中小企业主 [6] - 600元价格带有望成为白酒赛道新蓝海 [6] 渠道模式创新 - 推出万商联盟模式 直击渠道库存高企和经销商利润压缩痛点 [6] - 通过价格管控和短中长期收益确保联盟商结构稳定 [6] - 截至8月末累计签约超2000家联盟商 [6] - 万商联盟将渠道伙伴从分销商转变为事业共同体 构建渠道护城河 [14] 品类扩展策略 - 推出高端精酿啤酒牛市 瞄准高端餐饮与时尚消费场景 [6] - 与白酒形成互补 拓展消费群体 提高品牌影响力 [6] - 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完成对消费场景的战略重构 [6] 品牌传播创新 - 董事长吴向东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直接与消费者对话 [6] - 个人视频号开通两个月播放量超5000万 [6] - 两场大型直播吸引超750万人观看 点赞量超千万 [6] - 创始人IP策略为品牌注入可被感知的人格灵魂 [11] 长期价值创造 - 展现超越短期财务数据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12] - 创新变革将为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未来发展竞争力 [12] - 行业具备高利润率 高ROE 高现金流等优良特征 [12] - 坚持长期主义价值观的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4]
珍酒李渡不再是中国第四大酱酒品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6% [2][3][4] - 归母净利润5.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3.5% [2][4] - 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8% [2][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同期5.75亿元转为-3.22亿元,同比骤降156.1% [3][5] - 每股基本盈利0.174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4.4% [3] 产品结构分析 - 高端产品营收同比下滑47.3%,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67.7% [7] - 次高端产品营收下滑41.6%,毛利率微升2.4个百分点至65.7% [7] - 中端及以下产品营收下滑30.9%,毛利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46.8% [7] - 整体毛利率从58.8%微升至59.0% [7] 品牌表现 - 珍酒品牌营收14.92亿元,同比下滑44.8%,营收占比从65.4%降至59.7% [8][10] - 李渡品牌营收6.11亿元,同比下滑9.4%,平均售价从492.0千元/吨暴跌至348.9千元/吨 [9][10] - 湘窖品牌营收2.77亿元,同比下滑38.7% [10][11] - 开口笑品牌营收0.81亿元,同比暴跌63.9% [10][11] 渠道状况 - 总经销商数量减少516家至7119家,同比下降6.8% [12] - 零售商数量减少499家至2835家,体验店减少72家至1025家 [12] - 预收款余额14.3亿元,同比减少20.1% [12] - 终端铺货率从68.3%降至52.7% [12] 资产与库存 - 存货规模从2024年末75.03亿元增至80.17亿元,新增5.14亿元库存 [5][6] - 银行及手头现金从62.02亿元降至52.87亿元 [6] - 全球发售所得款中86.7%(21.63亿港元)未动用 [13] 战略调整 - 删除"中国第四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市场地位表述 [8] - 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但仅128家经销商加入,占比1.8% [12] - 体验店数量减少72家,全国化进程停滞 [9][12]
文化破局:李渡申遗文化节彰显白酒突围之道
新浪财经· 2025-09-02 14:35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整体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受政策调控 消费场景结构性迁移 代际消费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行业增速放缓[1] - 多家白酒企业上半年业绩出现同比下滑 面临存量博弈 需求瓶颈和动销承压三大挑战[1] 公司财务表现 - 珍酒李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1] - 营收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1] 品牌发展战略 - 核心品牌李渡在江西市场深耕稳固的同时 全国化布局逐步推进[1] - 公司构建品牌独特的文化基因 开辟以文化和品质双轮驱动的差异化发展路径[1] - 多家知名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 看好其中长期发展潜力[1] 文化节活动 - 第二届国宝李渡申遗文化节于8月30日启幕 主题为"陶酒共生 头排开窖 福渡万家"[3] - 活动规模 内容与体验形式全面升级 包含文化深度 生活美学与公益责任[3] - 以传统"头排开窖"仪式拉开帷幕 百口窖池历经120天封藏发酵后开启[4] - 发售限量纪念酒"福渡万家" 采用120天超长发酵工艺[4] - 活动持续至10月8日 包含帐篷露营 山野徒步 星空音乐会等沉浸式体验[6] - 通过"文化+自然+生活"三位一体场景融合千年酒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6] 文化IP建设 - 李渡自2014年开始打造"秋季封坛文化节"IP 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重要文化符号[9] - 2024年将"封坛文化节"升级为"申遗文化节" 以申遗为战略关键词[11] - 2025年打造"申遗献礼文化季" 线上线下联动传播[11] - 特邀年轻演员姚安娜担任"申遗文化大使" 触达Z世代消费群体[11] 文化战略意义 - 通过申遗文化节将品牌与中国酒文化深度绑定 构建文化价值护城河[12] - 推动白酒走向世界 为出海奠定国际话语权和叙事空间[12] - 形成以文化破圈 品质升级 场景革新为核心的发展逻辑[12] - 在行业承压背景下 公司专注文化与品质建设而非短期销量竞争[14] 区域与行业影响 - 通过"酒+文旅"结合将酒庄变为文化体验地 带动江西当地消费和旅游经济[15] - 为白酒行业提示新方向:在消费低迷期需要通过文化化 国际化路径提升长期竞争力[15] - 李渡的探索成为"文化赋能产业"的典型案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