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周报:港股估值重估仍有空间,外围不确定性增强-2025-03-12
交银国际·2025-03-12 13:07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共振,港股上周续创新高领跑全球,海外流动性缓和带来资金配置机会,但需警惕美股调整外溢风险和港股阶段性调整压力,市场关注重心或重回宏观基本面和企业业绩验证,推荐“高弹性 + 高股息”配置策略 [2][3][4] 两会政策与市场表现 - 两会政策符合预期,延续积极定调,强调对消费、科技领域支持,后续政策兑现或成行情上涨新催化剂 [4] - 科技主线叙事强化,内地 AI 技术进步,阿里巴巴和内地创业公司相关产品推动板块上涨;大消费板块受政府扩内需政策提振;原材料板块因两会工作报告提及特别国债和上游减产因素上涨 [4][7] 行业动向 AI 技术 - 中美 AI 科技公司走势分化,内地 AI 模型性能提升推动港股科技股上涨 [12] - 阿里巴巴发布 QwQ - 32B 模型,性能与 DeepSeek - R1 接近,降低部署成本,利好端侧 AI 应用和国产硬件 [12][13] - 内地创业团队 Monica 发布通用型 AI Agent 产品 Manus,有望推动通用型 AI 应用发展和算力需求提升,但使用体验和创新性有待完善 [16][17] 前沿产业 - 生物制造以前沿生物技术为基础,产业链分原料层、技术平台层和下游应用层,目前原料层和应用层受关注高 [19][20] - 量子计算处于 NISQ 时代,面临挑战,多家头部公司发布芯片,应用场景在探索中 [24][25] - 具身智能需 AI 与机械制造协同,低端智能体已初步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可关注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6][27][28] - 6G 预计 2030 年正式商用,通信网络将转变,产业链上游通信设备商或率先受益 [31][32][33] 港股市场数据 周度综述 - 港股上周再度上涨领跑全球,估值有性价比优势,科技龙头较美股有估值折让,南向资金买入动力强,市场上涨宽度扩大 [36][43][47]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上周分别上涨 5.7% 和 8.5%,恒指上涨由估值修复驱动,风险溢价走低,技术面回调后反弹,大盘宽度指标回升 [37] 行业表现 - 上周港股行业普涨,原材料、信息技术等政策强相关板块领涨,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上涨势能转弱,部分板块周度动能转弱 [92] - 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流入可选消费、通讯服务和信息技术板块较多,部分个股有净卖出;热门板块卖空比例小幅上升,部分板块卖空持仓占比下降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