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2024年以来多晶硅进入过剩周期价格持续探底,企业盈利能力承压,部分硅料企业减产控产检修,产能出清和去库存加快短期缓解产能过剩,市场供应减少支撑价格,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并加强监管引导产能质量提升,但后续受新增产能释放等因素影响,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仍待观望,需关注供需错配改善情况 [1] 各部分总结 政策环境 - 多晶硅是光伏组件关键原材料,处于产业链上游核心环节,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并加强监管,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 2023年以来政策重点包括推动下游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合理布局产能、推动企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降低能耗等 [3] - 标准规范政策有望改善供需格局,引导产能质量提升,相关部门或暂缓新增产能审批,控制产能扩张速度,缓解供大于求及无序竞争问题,稳定价格 [5] 产业格局 - 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3年末全国有效产能230万吨/年,同比增97.2%,预计2024年新建产能约122.5万吨,2023年产量150.14万吨,同比增85.13% [6] - 2023年前五大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超70%,行业集中度高,全球排名前列企业多集中于中国 [7] - 下游以光伏产业为主,近年光伏装机需求增速慢于产能增速,产业进入过剩周期,头部企业减产控产检修,产能出清利于改善供需失衡,2025年2月20日开工率35% [8] - 产业向能源优势地区集中,部分头部企业推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形成高效协同模式 [10] - 产品形态和材料类型双重转型,棒状硅为主流,颗粒硅体量扩张,市场从P型向N型转型,未来多晶硅将以N型料为主 [11] - 生产工艺主要为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后者生产颗粒硅能耗和碳排放低、成本低,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变革 [11] 盈利能力 - 2023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下跌,企业盈利能力承压,2024年下半年库存约35万吨,价格跌破现金成本,行业连续亏损 [12] - 通威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连续亏损,销售毛利率同比降21.5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下降,部分头部企业减产检修,预计库存压力缓解,2025年1月初期光伏级多晶硅价格小幅上涨 [14] 未来展望 - 产能出清和去库存加快短期缓解产能过剩,价格初期震荡上扬,但受西南复产、新增产能释放等因素影响,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仍待观望 [16]
大公国际:多晶硅产业触底调整,需关注后续供需错配改善情况
大公国际·2025-03-17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