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择时雷达六面图 - 模型构建思路:从流动性、经济面、估值面、资金面、技术面、拥挤度六个维度选取21个指标,综合生成[-1,1]之间的择时分数,反映市场中性或偏多/偏空信号[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指标分类:将指标分为四大类——"估值性价比"、"宏观基本面"、"资金&趋势"、"拥挤度&反转"。 2. 标准化处理:对单指标计算zscore或分位数,截尾后标准化到±1区间。 3. 综合打分:加权汇总各维度得分,生成综合择时分数[1][5][6]。 - 模型评价:多维视角覆盖市场关键驱动因素,但依赖历史数据假设,需动态调整参数[1][5]。 2. 因子名称:货币方向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货币政策利率与短端市场利率的变化方向判断货币宽松/收紧[1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央行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如DR007)90天前的平均变化方向,若>0为宽松(分数=1),<0为收紧(分数=-1)[11][13]。 3. 因子名称:货币强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短端利率偏离政策利率的程度,反映货币环境松紧[14][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平滑后计算zscore,若<-1.5倍标准差则未来120日分数=1,>1.5倍标准差则分数=-1[14][16]。 4. 因子名称:信用方向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中长期贷款同比变化判断信用扩张/收缩[17][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中长期贷款过去12个月增量的同比,若较三个月前上升则分数=1,反之=-1[17][19]。 5. 因子名称:信用强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信贷数据超预期程度[20][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若>1.5倍标准差则未来60日分数=1,<-1.5倍标准差则=-1[20][22]。 6. 因子名称:增长方向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PMI同比变化判断经济增长趋势[23][2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中采与财新PMI的12月均值同比,较三个月前上升则分数=1,反之=-1[23][25]。 7. 因子名称:通胀方向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CPI与PPI判断通胀下行/上行环境[28][3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若较三个月前下降则分数=1,反之=-1[28][30]。 8. 因子名称:席勒ERP - 因子构建思路:调整盈利波动后的股权风险溢价[34][3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计算3年zscore并截尾标准化[34][36]。 9. 因子名称:可转债定价偏离度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转债估值偏离度捕捉市场情绪[67][6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取负值后计算3年zscore[67][6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择时雷达六面图 - 综合打分:-0.21(中性偏空)[5][7] - 流动性得分:-1.00(显著看空)[7][9] - 经济面得分:0.00(无显著信号)[7][9] - 估值面得分:-0.17(中性)[7][9] - 资金面得分:0.50(显著看多)[7][9] - 技术面得分:0.00(无显著信号)[7][9] - 拥挤度得分:-0.69(显著看空)[7][9] 2. 货币方向因子:当前分数=-1[11][13] 3. 货币强度因子:当前分数=-1[14][16] 4. 信用方向因子:当前分数=-1[17][19] 5. 信用强度因子:当前分数=-1[20][22] 6. 增长方向因子:当前分数=1[23][25] 7. 通胀方向因子:当前分数=-1[28][30] 8. 席勒ERP:当前分数=0.39[36][38] 9. 可转债定价偏离度:当前分数=-0.75[67][69]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注:因子构建过程已整合至模型部分,此处不再重复) ---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因子当前分数已整合至模型回测部分)
择时雷达六面图:估值面略有弱化
国盛证券·2025-03-16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