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发起的科技议题退潮,全球投资者寻找新亮点,中国顺周期资产上涨并非仅内部高低切换,全球投资新议题正在孕育,包括顺周期消费板块、有色金属、资本品和金融板块等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1][4] 各部分总结 美国例外论叙事打破,投资者寻找新亮点 - 2023 年后美国企业和政府大幅增加信息技术资本开支,“美国例外论”认为通过科技投资可实现经济持续繁荣,但该叙事忽视政府财政支出和移民对经济的贡献,拜登任期内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从 25.5%升至 29.0%,海外移民对新增劳动力平均贡献从 30%升至 75% [1][9] - 近期美国经济走弱,消费者信心指数接近三年最低,2 月联邦政府支出累计同比增速放缓但收入保险项目支出大增,失业率上升,劳动力市场中政府部门和低端服务业压力大,仅靠信息技术投资难以带动经济持续繁荣,当前美国信息与数据基础设施投资看齐 2000 年初科网泡沫鼎盛期,投资瓶颈可能出现 [14] - 美国例外论叙事被打破后,投资者寻找美国和科技之外的新亮点,本周 A 股市场中信息技术相关行业跌幅居前,消费和上游资源相关行业涨幅居前,3 月以来 A 股与美股涨跌幅滚动 60 日相关系数转负并降至一年低位,与欧股相关系数上升 [19] 中国亮点:消费侧的变化 - 2021 年中以来地产需求回落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压制居民消费意愿,2024 年四季度以来制约传统消费的因素缓解,政策提出“稳定楼市股市”“释放财富效应,提振消费”,房地产销售改善,成交面积和二手房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回升,居民对收入和就业预期乐观,消费者信心回暖 [2][23] - 生育补贴、“反内卷”等长效机制改革受政策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发放育儿补贴,呼和浩特市落实生育补贴政策且力度较大,大型厂商表达“反内卷”态度,这些改革可能影响未来国内消费者结构和消费场景 [27] - 过去 3 年国内消费类上市公司商业模式与宏观消费结构变化脱节,收入增速跑输社零,但目前 A 股和港股消费股中营收增速跑赢社零增速的上市公司占比上升,适应消费新业态的上市公司正在出现 [2][31] 全球的亮点:金融科技国向下,制造国向上 - 美国经济数据走弱,投资者提高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的预测概率,美元指数回落,美元走弱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相对美国扩张更快,大宗商品价格与标普 500 指数比值和美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速差呈负相关,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美国低于欧洲、欧洲低于新兴经济体,美元走弱和美国鼓励制造业再投资将驱动商品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回归 [33] - 普京原则上同意与乌克兰停火协议,俄乌冲突停火前景明朗,但俄欧、欧美地缘政治格局难恢复到 2022 年前,特朗普上台后欧美利益分歧显现,过去十年美国在北约国防开支占比超 60%,欧洲为维护自身利益可能财政扩张增加国防开支,俄乌冲突结束不阻碍欧洲政府部门扩表 [3][42] - 俄乌停火后重建需求对中国有利,截至 2024 年 12 月,俄乌冲突致乌克兰损失约 1760 亿美元,重建需求达 5240 亿美元,若以当前控制区设缓冲带结束冲突,俄乌都有重建需求,中国在冲突中中立且海外基建能力强,可能在重建中受益 [43] 全球的新议题,不只是高低切换 - 美国经济走弱,美国例外论被打破,投资者关注其他领域,配置推荐包括顺周期消费板块(食品、乳制品等)、有色金属(铜、铝等)和原油及下游化工、需求受益于中欧财政扩张的资本品(工程机械等)、金融板块低估值资产(银行、保险) [4][47]
三月转换:不止于高低切
民生证券·2025-03-16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