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提振消费为当务之急,需求端回暖将稳住资产质量及贷款收益率 政策传导到经济数据验证仍需时间,但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预期、同时也释放后续信贷稳定增长和信号 若本轮政策能有效促动地产和消费回暖,看好顺周期策略空间和机会,考虑中期分红已实质性落地,当期板块红利策略逻辑未变[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行业新闻 - 银行业: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 2月末,M2同比增长7%,M1同比增长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 2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12] - 国内宏观资讯:央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 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健全房地产金融制度[12] - 国外宏观资讯: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日本最大工会劳动组合总联合会表示,2025财年平均工资涨幅为5.46%;英国1月三个月GDP环比升0.2%,1月GDP同比升1.0%,1月制造业产出环比降1.1%,工业产出环比降0.9%;德国2月CPI终值同比升2.3%,环比升0.4%[11][15] 上市银行重要公告 - 平安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66.95亿元,同比减少10.93%;利润总额547.38亿元,同比减少5.1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45.08亿元,同比增幅 -4.19% 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50.71%,较上年末下降26.92个百分点[14] -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3月10日辞去其所担任的本行副行长职务[14] - 浙商银行首席信息官王超明因分工调整,辞去本公司首席信息官职务,辞任后仍将继续担任本公司行长助理职务[14] 重点公司逻辑分析 - 宁波银行营收在净利息收入支撑下增速小幅向上,业绩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预计2024E/2025E/2026E净利润增速为5.9%/9.8%/10.7%,当前股价对应24E/25E PB 0.88X/0.78X,给予2025年目标PB 0.90X,对应目标价29.96元,维持“推荐”评级[17] - 江苏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客群优质,各项经营指标稳健向好,拨备有释放利润空间 预计2024 - 2026营收增速为6.3%/4.0%/9.6%,净利润增速为10.2%/7.3%/7.9%,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B在0.64X,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B 0.72X,对应25年目标价10.22元,维持“推荐”评级[17] - 常熟银行业绩保持较高增速,息差降幅收窄,资产质量边际改善,风险抵补能力仍较强 预计2024 - 2026营收增速为11.4%/12.4%/13.7%,净利润增速为17.2%/19.9%/19.4%,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B在0.67X,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B 0.75X,对应25年目标价8.00元,维持“推荐”评级[17] - 瑞丰银行三季度营收、利润延续稳定高增长,信贷需求回暖,息差保持稳定,资产质量改善,全年业绩有望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增速为6.7%/6.4%/10.8%,2024 - 2026年净利润增速为10.8%/9.4%/10.0%,当前估值仅0.51x25PB,给予25年目标PB为0.67X,对应目标价为6.73元,维持“推荐”评级[17] 数据追踪 - 国债和地方债发行:2025/3/10 - 2025/3/16新发国债3,378.1亿元,环比上周 - 604.3亿,净融资 - 820.7亿;新发地方政府债867.1亿元,环比上周 - 1,308.13亿,净融资501.55亿[4] - 同业存单:2025/3/10 - 2025/3/16银行净融资额3,946.4亿,单周同业存单发行量11,530.2亿 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占发行32%/26%/36%/4%[4] - 票据利率:半年国股行直贴周平均利率1.30%,转贴利率1.22%,分别较上周 - 2bp/ - 2.2bp[4] - 市场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3%,环比上周 + 3.15bps,余额宝7D收益率平均1.28%,环比上周 - 7.52bp[4] - 银行板块表现:2025/3/10 - 2025/3/16申万银行指数周涨1.41% 其中A股涨幅靠前的是华夏银行(+5.99%)、宁波银行(+4.67%)等;A股跌幅靠前的是齐鲁银行(-4.13%)、中国银行(-0.92%)等;H股涨幅靠前的是郑州银行(+6.85%)、中信银行(+5.25%)等;H股跌幅靠前的是渣打集团(-5.15%)、东莞农商银行(-3.54%)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