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短期择时模型 - 成交量模型:通过分析宽基指数的成交量变化判断市场短期趋势,部分宽基看多(如上证指数、中证500),部分中性(如上证50、沪深300)[12] - 低波动率模型:基于市场波动率水平判断中性信号(上证50、全A等)[12] - 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跟踪机构龙虎榜数据,当前信号中性(沪深300)[12] - 智能沪深300/中证500模型:结合量价与机器学习,沪深300看多,中证500看空[12] 2. 中期择时模型 - 涨跌停模型:通过涨跌停股数量分析市场情绪,当前中性[13] - 月历效应模型:基于历史月份效应判断,信号中性[13] - 成交额倒波幅模型(港股):利用成交额与波动率倒数的比值,恒生指数看多[16] 3. 长期择时模型 - 动量模型:跟踪宽基指数的长期价格趋势,所有宽基看多[14] 4. 综合模型 - A股综合兵器V3模型:多因子耦合策略,当前看空[15] - A股综合国证2000模型:针对小盘股的复合模型,信号中性[15] 模型的回测效果 (注:报告中未提供具体回测指标如IR、胜率等,仅展示信号方向) 形态学策略 1. 杯柄形态组合 - 构建思路:识别价格走势中的杯柄形态突破信号[40] - 测试结果:2020年12月31日至今累计收益40.72%,跑赢上证综指42.26%[40] 2. 双底形态组合 - 构建思路:捕捉价格双底形态的突破机会[40] - 测试结果:同期累计收益28.1%,跑赢上证综指29.64%[40] 其他量化工具 - VIX指数:复现中证恐慌指数,与历史数据相关系数99.2%,当前值17.28[37][39] - 大师策略监控:涵盖33个经典量化选股策略(价值/成长/综合型)[35] 行业配置模型 - 基金仓位监控:跟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行业超低配变化,例如电子超配20.53%(股票型)、交通运输超配4.16%(混合型)[23][29] (注:部分模型如智能沪深300的详细公式未在报告中披露,故未列出)
短期择时模型翻多,后市或震荡向上
华创证券·2025-03-16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