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投资焦点:“东升西落”是否具有持续性?
国信证券(香港)·2025-03-18 16: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中美资本市场呈现“东升西降”现象,本质是“东稳西荡”,中国市场政策稳定、经济指标企稳、企业家信心回升,美国市场面临政策动荡和经济不确定性 [3] -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表现良好,但经济显著复苏的时间点仍不确定,不过局部领域回暖会带动生态循环复苏,科技突破等因素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3] - 亚洲和中国地区专业投资者有将资产布局由海外转向中国资产的趋势,预计还将加剧,中国股市投资回报率趋于稳定并有上升趋势 [3] - 预计港股行情短期内可持续,中国股市相比其他市场仍处于较低估水平,建议关注科创领域投资机会、资金轮转中的高低切换、香港资本市场 IPO 进程以及南下资金对香港市场的积极影响 [3] - 下一个评估政策和消费情况的关键时间点是七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在此之前无法做出确切判断,投资者应关注政策预期、中美关系和经济复苏三方面变化 [3] 各部分总结 海外市场主要股市表现 - 2025 年 3 月 17 日,恒生指数收报 24,146,单日涨 0.77%,年内涨 20.37%;恒生国企收报 8,928,单日涨 0.57%,年内涨 22.48%;恒生科技收报 5,873,单日跌 0.14%,年内涨 31.44% [2] - 美国道琼斯收报 41,842,单日涨 0.85%,年内跌 1.65%;美国标普 500 收报 5,675,单日涨 0.64%,年内跌 3.51%;美国纳斯达克收报 17,809,单日涨 0.31%,年内跌 7.78% [2] - 德国 DAX 收报 23,155,单日涨 0.73%,年内涨 16.30%;法国 CAC 收报 8,074,单日涨 0.57%,年内涨 9.39%;英国富时 100 收报 8,680,单日涨 0.56%,年内涨 6.21% [2] - 日本日经 225 收报 37,397,单日涨 0.93%,年内跌 6.26%;澳洲 ASX200 收报 7,854,单日涨 0.83%,年内跌 3.74%;台湾加权收报 22,119,单日涨 0.69%,年内跌 3.98% [2] 港股市场表现 - 3 月 17 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 0.77%及 0.57%,恒生科技指数微幅下跌 0.14% [9]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小米集团涨超 3%,京东集团涨超 2%,网易、快手跌超 2%,阿里巴巴小幅下跌 [9] - 促消费专项方案落地,餐饮等消费股多数活跃,权重股百胜中国、海底捞均上涨;国办强调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内房股、建材水泥股普遍上涨,碧桂园、中国金茂涨超 5%;职业教育股拉升,中国东方教育涨超 12% [9] - 内险股、纸业股、海运股、光伏股、濠赌股多数维持上涨行情;半导体股走低,中芯国际、晶门半导体下挫;煤炭股、影视娱乐、证券及经纪、汽车、家电股下跌 [9] 美股市场表现 - 3 月 17 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道指涨 0.85%,纳指涨 0.31%,标普涨 0.64%,中国金龙指数创 3 年新高,特斯拉跌近 5% [9] - 标普 11 大板块悉数收涨,房地产、半导体、能源、日常消费、工业、医疗、原料、金融、通讯、科技和公用事业分别收涨 1.76%、1.65%、1.59%、1.46%、1.38%、1.27%、1.26%、1.17%、0.71%、0.7%和 0.42% [9] - 中概股多数收涨,KWEB 涨 4.11%,台积电涨 1.23%,特朗普为台积电在美投资金额加码至 2000 亿美元;阿里涨 4.59%,拼多多涨 5.19%,京东涨 4.75%,理想跌 0.4%,小鹏涨 3.5%,富途跌 1.15%,万国数据涨 0.51%,EH 涨 4.47% [9]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苹果收涨 0.24%,英伟达跌 1.76%,微软涨 0.04%,亚马逊跌 1.12%,谷歌跌 0.63%,Meta 跌 0.44%,伯克希尔涨 1.78%,博通跌 0.53%,特斯拉跌 4.79%;BYD 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9] - 沃尔玛涨 2.47%,英特尔涨 6.82%,其新任首席执行官考虑对芯片制造方法和人工智能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包括态度转变和裁员 [9] 重点新闻 - 经合组织下调对大多数成员国的经济展望,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至 3.1%,美国明年 GDP 增速降至 1.6% [9] - 美国 2 月份零售销售不及预期,1 月份数据被下修,3 月份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数跌至七个月低点,纽约州制造业活动萎缩步伐达一年来最快,职场跳槽率降至近四年低点,认为贷款申请会被拒的消费者占比达统计以来最高水平 [9]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将在 GPU 技术大会发表演讲,投资者关注其对 Blackwell 产品线等方面的评论 [9] - 特朗普为台积电投资金额加码至 2000 亿美元,台积电将建造三座晶圆厂并设立研发中心 [11] - 特斯拉碰撞安全首席工程师 Petter Winberg 离职,中国推出为期 1 个月的 FSD 免费体验活动,FSD 入华面临挑战,国内售价 6.4 万元 [11] - 谷歌与台湾联发科合作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预计 2026 年发布,未终止与博通的合作,选择联发科是因其与台积电合作及成本优势,谷歌在 TPU 芯片上年度投入达 60 亿至 90 亿美元 [11] - 宝马集团将于 2026 年在国产新车型中整合华为 HiCar,合作开发基于 Harmony 操作系统的智能应用 [11] - 中国央行官员表示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发改委副主任称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偏弱,消费环境有待优化 [11] - BYD 发布“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充电倍率达 10C,最大充电功率 1MW,汉 L 兆瓦闪充充电 5 分钟续航增加 407 公里,将对燃油车构成挑战 [11] 重点图表 - 美股成交额前十公司包括英伟达、特斯拉、苹果等,英伟达收盘价 120 美元,市值 291.65 亿美元,跌 1.8%,成交额 335 亿美元;特斯拉收盘价 238 美元,市值 765.6 亿美元,跌 4.8%,成交额 247 亿美元等 [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成交额前十公司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理想汽车等,阿里巴巴收盘价 148 美元,市值 3506 亿美元,涨 4.6%,成交额 3.39 亿美元;京东收盘价 45 美元,市值 732 亿美元,涨 4.7%,成交额 1.45 亿美元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