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餐饮产业受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变革冲击,面临消费能力不足、供给过剩、成本攀升等挑战,但也孕育新机遇。消费市场变革推动行业发展,竞争格局变化促使企业提升竞争力。未来,降级、适老、下沉、小众餐饮及AI应用将带来机会,企业需降本增效、适应市场变化以破局[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背景 - 2024年宏观经济增长放缓,GDP总额134.91万亿元,增长率从2023年的5.2%降至5.0%,社零总额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3.5%,餐饮收入5.57万亿元,增速从20.4%大幅降至5.3%。第四季度GDP和社零同比增速高于全年,餐饮收入增速下滑,预计2025年一季度经济复苏传导至餐饮行业[10] - 经济困境原因包括投资消费分配失衡、房价攀升抑制需求、政府债务问题冲击,这些影响是周期性的,长期投资回报、经济动能转换和政策落实将解决问题[13] - 政策建议短期鼓励消费、消除限制,长期加大二次分配力度,稳定预期[18] 餐饮产业现状 - 国内CPI连续两年低增长,PPI连续两年为负,餐饮业需求不足。2024年商务活动减少,高客单价工作宴请需求减少,低客单价日常饱腹和亲友聚会需求稳定[27] - 受市场需求和供给影响,餐饮业价格下滑,2023 - 2024年大盘均价从43.2元降至39.8元,细分品类消费均价均下降[29] - 人员工资和租金上涨,2024年四季度餐饮服务员和厨师招聘薪酬同比分别上涨15.7%和12.3%,商业街平均租金连续两年上升,企业通过优化管理节约成本[34] - 降价对大型餐饮企业冲击大,2024年超70%上市企业利润同比下降,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增速低于整体,行业出现局部逆连锁化[38] 餐饮消费动态 - 当前消费模式降级,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有特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降级对餐饮业影响显著[43] - 长期饱腹和悦己型餐饮需求旺盛,悦他型餐饮可能萎缩,价格和口味将成重要竞争因素[45] - 消费者对品牌祛魅,更注重实际价值,27.4%偏好小众门店,27.7%不在乎品牌[50] - 消费者追求新颖餐饮体验,2024年餐饮品牌上新数量增加,29.6%消费者会尝试新餐厅[55] - 能带来情绪价值的餐饮服务受欢迎,如刺激性口味、兴奋麻醉成分、轻社交和人文关怀,但健康餐饮不受欢迎[58] 餐饮经营趋势 - 经营重点是降本增效,红餐产业研究院提出5S原则,包括优化门店模型、灵活用工、加强线上营销等[62] - 餐饮经营变“少”,减少门店面积、SKU数量和初始投资,小店模式降低成本、扩大服务范围[67] - 品牌打造“副牌”应对市场变化,副牌可延伸品牌价值、降低风险、提升形象[69] - 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用人效率,灵活用工成常态,采用灵活管理模式的餐厅人力成本平均降低15% - 25%[76] - 门店加强线上营销,消费者获取信息多借助线上平台,社区店租金低、外卖配送短,可结合线上营销提升竞争力[81] - 餐饮出海面临人才、宗教、法规、供应链等问题,2025年出海步伐将减缓,头部品牌更有优势[86] - 餐饮加盟商群体特征转变,超级加盟商专业化、年轻化、高知化,提升行业竞争力[89] 餐饮供应链趋势 - 供应链在餐饮创新中作用增大,从支持者向驱动者角色转变,具备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96] - 连锁化和专业化冲击下,上游企业需渠道转型,构建面向连锁/工业企业的销售渠道,实现渠道扁平化、产品标准化和服务嵌入化[100] - 大型餐饮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技术赋能、市场资金支持和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智能化和高效化[105] - 牛肉价格下跌带动相关餐饮品类繁荣,新品类涌现,价格战激烈[110] - 自助餐饮依托供应链实现性价比与轻社交适配,门店数增加,模式多元化、价格平价化、赛道细分化、市场下沉化[112] - 海鲜陆养技术成熟,内陆地区海鲜食材和餐饮业态迎来发展良机,产量差距缩小,盐碱地养殖成效显著[115] - 地方特色餐饮出圈,供应链通过产地直采、冷链技术和中央厨房支持其连锁化扩张[118] - 预制菜面临舆论压力,但技术进步推动其在刚需场景应用,集中化生产有利于成本控制和监管[121] 行业机会展望 - 降级餐饮满足消费者性价比需求,适老餐饮关注老年群体需求,下沉市场和小众餐饮有发展潜力,AI大模型将为餐饮带来变革[123] - 下沉地区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经济增速快,贵州、云南等地餐饮消费将更旺盛[130] - 小众餐饮凭借差异化风味和文化属性出圈,需进行题材挖掘、味型改造和工业化适配,结合文化IP提升溢价[132] - AI大模型可用于企业经营分析决策、品牌沟通和生产研发,提升餐饮产业链水平[134]
2025年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餐饮业的十字路口,困境、破茧与曙光
红餐产业研究院·2025-03-20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