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国产AI大模型能力提升和商业应用渗透加速,国内从底层基础算力硬件到上游成熟应用,将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渗透加速、商业模式闭环后资本开支可持续性加强及盈利能力提升 [8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两会复盘——端侧演进,安全为先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链赋能、聚焦应用,结合产业链各环节,融合数字技术与现有优势,促进大模型落地赋能实体经济,为各环节发展明确路径推动产业升级 [10][11] - 对比2024年,2025年报告更聚焦应用深化拓展与和传统产业的协同推进,明确“大模型+垂直场景”应用,强调数字技术与制造、市场优势结合 [12][13] - 代表议案及访谈聚焦AI+生态和全链自主可控,强调AI在多领域应用融合,加强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及相关立法工作 [14][16] - 《2024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计划草案》显示2024年创新引领作用发挥、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成果,2025年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融合等,财政加大对产业和科技支持 [18] 行业现状分析——能力先行,应用渗透 - 趋势一:模型能力提升助力产业重心向应用及端侧转移,资本开支支撑中层通用模型能力,应用上量推动集群增长,硬件降成本、功耗成趋势,ASIC在推理侧或更优,CPO技术确定性强 [25][30] - 趋势二:5G - A、6G等部署为AI大规模应用提供底座,模型应用对网络延时有新要求,5G - A提升速率等性能,6G有更优指标,卫星产业受中美差距推动进展加速 [31][34] - 趋势三:AI与传统行业技术融合带动降本增效,如在医疗、农业、传统制造业等领域应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等 [37][41][47] - 趋势四:国产模型能力提升+数据安全,反哺端侧硬件繁荣,一体机产品成企业构建AI能力工具,消费电子换机潮开启,未来AI应用渗透将提振销量,端侧硬件销量带动通信模型出货 [60][67][71] 仍需解决的挑战——技术和安全 - 人工智能技术伴生安全风险,包括技术系统内生风险和衍生安全风险,我国已推出治理框架并提出治理原则 [82][83][84] 投资策略 - 建议关注硬件侧、模型侧和应用侧,硬件侧推理需求高涨,模型侧大厂业绩预期与估值提升,应用侧拉动全链产业规模 [87]
2025年两会专题系列报告之三:人工智能篇:行业研究全链赋能融合加速
国元证券·2025-03-20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