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评级视角解读——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提升财政体系韧性
大公国际·2025-03-21 21:02

政策背景 - 2025年“两会”定调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参照4.0%安排,新增11.86万亿元政府债务规模[1] 政策空间 - 中国财政赤字率低于平均水平,2025年安排4.0%,低于发达国家4.5%和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5.5%[2] - 截至2025年1月,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率约25.3%,2025年底政府债务总量约96.0万亿元,占GDP 66.5%,低于美、日、欧[3][4] - 2024年政府利息支出占比4.5%,预计2025年约5.0%,低于发达国家6.0%和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18.9%[5] 政策作用 - 短期可对冲经济困难,2024年政策助实现经济目标,2025年有望完成5%增长目标[6][7] - 长期重塑经济结构,财政支出向消费倾斜,2025年计划发1.3万亿元国债,3000亿用于以旧换新[8] - 地方政府化债进展好,2024 - 2028年置换10万亿元隐性债务,降风险、腾投资空间[9] - 财政引导向新质生产力转型,2025年科技支出1.2万亿元,设基金带动近1万亿元[11] 评级视角 -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是财政可持续“第一性原理”,财政与经济协同演进形成正反馈循环[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