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 3月21日央行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通稿,新增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及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表述[2][8] 外部经济环境判断 - 央行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美联储下调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至1.7%,美国贸易政策增加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国内需求不足仍是主要问题[9] 宏观审慎政策 - 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央行提到的宏观审慎可能兼顾防止利率过快下行和上行风险,短期防止债市负反馈效应或成工作重点[3][9][10] 降准降息影响 - 降准多起对冲作用,对债市直接影响有限;当前降息预期抢跑被修正后,若降息对债市或意味靴子落地,若采用结构性降息可能形成利空[3][11][12] 国债买卖操作 - 本期例会不再提及国债买卖操作,或因不希望流动性过于宽松及避免市场过度解读,可能在政府债券供大于求、长端利率大幅反弹时重启[12]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新增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研究创设新工具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表述[13][19] 债市走势判断 - 若基本面等因素不变,央行可能有意将长端利率维持在1.8 - 2.0%区间,长端利率难有效下行至前期低位[4][13] 长端利率难下行原因 - 经济下行斜率放缓,基建投资增长、信贷开门红指向实体融资需求或在修复,春节后股市震荡上行也会影响债市走势[4][13] - 国有大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在1.95%左右,债券负carry状态未修复完成,大行缺负债、存单到期量大,债基负收益或引发赎回潮[4][14] 债市建议 - 短期建议对债市偏空对待,长端利率回到1.95%左右或意味着利率水平回到合理点位,但市场情绪波动可能放大利空影响[4][16] 风险提示 - 存在经济运行环境超预期变化、央行货币政策重大调整、各类债券供需超预期变化风险[5][19]
央行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点评:央行提出“宏观审慎”,对债市影响几何
国开证券·2025-03-25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