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专题:2025年城投净融资边际有所回暖
开源证券·2025-03-25 2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城投净融资边际有所回暖,全国城投债净融资额同比增长7.6%,大部分区域净融资额为正且同比上升,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进度加快推动净融资额边际回暖,但到期规模仍较大,需持续观测二季度边际变化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国城投债净融资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4日,全国城投债发行规模13331.0亿元,净融资规模1918.0亿元,同比增长7.6%,2月净融资额为1344.3亿元,高于2023年7月以来多数月份,3月净融资规模继续为正 [2] - 净融资规模前五主体为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 - 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发行规模分别为5148.5亿元和8183.2亿元,分别占比38.6%和61.4% [2] - 募集资金用途仍为“借新还旧”“偿还有息债务”和“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同比变动不大 [2] 区域净融资情况 - 发行规模及净融资规模均优于去年的区域有山东、广东、广西、云南、甘肃、贵州、湖北、河北等,其中广东、云南、湖北、甘肃、广西、山东、贵州净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22亿元、145亿元、136亿元、79亿元、73亿元、72亿元、66亿元 [3] - 发行规模不及去年,但偿还端明显收缩,净融资优于去年的区域有天津、四川和吉林,净融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91亿元、31亿元和27亿元 [3] - 净融资规模同比下降的区域主要有江苏、湖南、安徽等 [3] 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情况 - 城投公司市场化经营主体公告声明从2023年10月开始增多,截至2025年3月24日,全国共有市场化经营主体402家,2024年至今新增340家,市场化转型进度加快 [4] - 市场化经营主体净融资额合计885.7亿元,对净融资规模总量贡献较大 [4] - 402家市场化经营主体中从事产投业务主体占比约30%,其次为综合性业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类业务主体 [4] - 浙江、山东、江苏、河南市场化经营主体数量最多,分别为92家、65家、43家和40家,合计240家,占全部比重为59.7% [4] 到期规模情况 - 2025年全国城投债到期规模合计44776.3亿元(假设含权债100%行权),偿债高峰为3月和4月,到期规模分别为6816.4亿元和5552.0亿元 [5] - 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地到期规模相对较大,因区域内城投公司数量众多,前期发行规模较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