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对低生育”系列二:应对低生育,海外经验与我国特征
申万宏源证券·2025-03-25 22:29

全球人口发展现状 - 2023年全球人口近81亿,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低人口增长率的后工业化时期,预计2050年人口增长率降至0.5%左右,2080年代中期达103亿峰值后减少[23][43] -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总和生育率从1963年的6.3下滑至2021年的1.52,2021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总和生育率仅1.5[35] 应对低生育率国际经验 - 部分OECD经济体生育支持政策针对父母、幼儿、企业,包括生育津贴、托育支持等,家庭福利支出达GDP的2%-3%时政策效果较好[2][45] - 财政支持、产假长短等对提振总和生育率、育龄女性就业有作用,现金转移类财政支持和托儿服务影响显著[2] 我国人口变化特征 - 2003 - 2023年我国育龄女性占总人口比重从20.99%下滑至16.96%,女性平均初婚年龄2020年达28岁左右,2023年女性粗结婚率不足6%[2][82] - 我国15 - 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约70%,2023年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长约2500小时,高于部分经济体[3][90] - 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3.8亿,占总人口27%,乡 - 城流动占比约50%,青壮年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收敛[3][92] 我国促生育政策 - 2013 - 2024年我国逐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育儿税收抵免、地方育儿补贴等[102] - 截至2025年3月15日,至少2个省份、22个地市级行政区出台育儿补贴措施,呼和浩特补贴标准居前列[3][111] - 地区平均补贴水平全国推广需财政资金约1076亿元,呼和浩特模式推广总补贴规模超3700亿元,占一般财政支出1.3%[3] 近期政策跟踪 - 习近平主席考察贵州、云南,强调破除地方保护与“内卷式”竞争,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124] - 李强总理福建调研,要求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势,稳外贸促开放[129] - 国新办发布会明确通过“需求侧政策发力 + 供给侧提质升级”促进消费回暖[134] - 金融管理部门多维度协同发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