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3][6][8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企业,技术和生态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于 CPU 和 DCU 市场国产化率的持续提升 [3][6][8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9.45/42.28/56.47 亿元,同比增长 52.5%/43.6%/33.6%,对应 EPS 为 1.27/1.82/2.43 元,PE 为 111.31/77.54/58.06 倍 [6][8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光信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企业 - 基于 AMD 技术授权,CPU 和 DCU 持续迭代,公司成立于 2014 年,2016 年获 AMD 技术授权启动 CPU 研发,主营产品为 CPU 和 DCU,已发展成国内双领军 [15][16][17] - 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具备中科系及 AMD 等芯片大厂背景,前两大股东为中科曙光和成都国资,核心管理层多有中科系任职经历,技术骨干有 AMD 等大厂背景,研发人员占比 90.18% [18][19][21] - 核心产品放量推动营业收入和利润率持续提升,近 6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 89.1%,2024 年营收 91.6 亿元,毛利率从 37.3%提至 63.7%,费用率下降,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22][25][27] CPU:产品性能和生态优势显著,信创加速推动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 国内 CPU 市场达千亿规模,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CPU 分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应用领域分服务器和桌面 CPU,测算 2023 年服务器 CPU 市场规模约 539 亿元,英特尔和 AMD 桌面 CPU 国内合计收入约 636 亿元 [34][38][42] - 公司 CPU 性能领跑国内市场,x86 架构生态优势显著,国产 CPU 市场有六大主流厂商分三阵营,海光与鲲鹏处于第一梯队,海光产品性能和生态优于鲲鹏和兆芯,基于 Zen1 架构研发的产品性能领先 [43][45][47] - 行业信创将进入第二阶段,CPU 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信创产业由党政向全行业覆盖,2025 年信创有望加速落地,海光有望成本轮信创 CPU 厂商核心受益者 [52][54][55] DCU:AI 芯片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充分受益国产 AI 算力产业浪潮 - 互联网及智算中心持续加大 AI 投入,AI 芯片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国内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旺盛,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 AI 芯片国产化率提升 [59][60][61] - 从超算到智算,深算三号有望进入国内 AI 芯片第一梯队,国产 AI 芯片厂商分三梯队,海光处第一梯队,主力芯片深算一号和二号面向超算领域,深算三号有望提升 AI 性能 [63][68][70] - 平台与架构高度兼容 CUDA 生态,实现生态端无缝切换,AI 芯片技术路线分 ASIC 和 GPGPU 阵营,海光采用 GPGPU 架构,DTK 平台高度兼容 CUDA 生态,利用开源社区降低生态拓展难度 [71][72][78]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将公司业务划分为高端处理器和技术服务板块,预计 2025 - 2027 年高端处理器业务营收增速 43.6%、35.5%、32.3%,毛利率 63.9%、64.2%、64.3%,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增速 5.0%、5.0%、5.0%,毛利率 71.1%、71.1%、71.1% [81] - 估值分析,选取龙芯中科、寒武纪和景嘉微为可比公司,海光信息 2024 - 2026 年 PS 为 35.8/24.9/18.4 倍,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83] -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 CPU 和 DCU 双领军,技术和生态优势显著,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维持“买入 - A”评级 [86]
海光信息(688041):国产CPU和DCU双领军,信创+AI驱动高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