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增持”(Overweight),是半导体行业首选 [1][7] - 行业观点为“有吸引力”(Attractive) [7] - 目标价格为162美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分析师问答会后对英伟达发展轨迹更乐观,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迎来强劲增长阶段,维持“增持”评级,仍是半导体行业首选 [1][15] - 英伟达CEO对训练和推理的多年持续扩展持乐观态度,其技术路线图将对ASIC和其他竞争对手构成压力,且物理AI领域新的潜在工作量也将带来机遇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管理层热情与市场信心 - 布莱克威尔(Blackwell)产品爬坡阶段管理层热情显著,此时市场似乎正失去信心,这在主题演讲中得以体现,英伟达披露360万台布莱克威尔相关数据,是首次就数据中心设备进行披露 [2] - 公司披露数据是为将叙事重点重新聚焦于需求的强劲态势,以回应关于OpenAI相关支出转移和ASIC压力的问题 [3] - 公司认为2025年云服务提供商(CSP)资本支出稳固,虽未预测2026年营收前景,但预计云与IT支出将在未来数年增长,且AI将占据更大支出份额,360万台布莱克威尔数据反映了客户订单,需求“显然更大”,各指标仍指向未来几个季度的强劲增长 [4] 行业推理挑战与英伟达优势 - 大规模推理是行业面临的挑战,自2022年Chat - GPT成为主流后,尽管有大量投资,行业仍无法满足其单一应用的需求,消费者领域可能有数亿日活跃用户仍在使用非推理模型,企业市场机会也大多未被挖掘 [5] - 英伟达认为近期令市场不安的因素,长期来看将推动更高的需求,其强调可编程解决方案相对于ASIC的优势,鉴于工作负载的多样性和大量资本投入,依赖ASIC开发来满足未来需求存在风险 [10][11] 物理AI与机器人领域 - 物理AI变得更加切实,机器人领域变化显著,开发者开始应对物理领域的实际问题,因机器人领域缺乏数据,开发者普遍使用英伟达模拟系统创建数据集,但确保物理模拟的准确性存在复杂性和挑战 [12] - 物理AI市场需要多模态模型和推理能力,目前这些能力开始成为一个实际的投资领域,英伟达在开发阶段利润丰厚,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在自主内容创作、交通、制造、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中占据领先地位 [13] 风险回报分析 - 目标价格162美元,约为摩根士丹利对英伟达2025年每股收益(EPS)估计值5.07美元的32倍,相对于同行有溢价,反映了所有AI相关股票的估值扩张以及对英伟达更高的信心,因其在AI领域的更高敞口,近期向上修正的可能性较大 [16] - 牛市情景下,数据中心收入持续增长,网络、基于GB200的系统和软件带来潜在增长,数据中心和AI软件服务增长加速,基于GPU的AI PC获得市场认可,汽车业务起飞,对应约33倍2026年每股收益(约6.00美元) [20] - 基础情景下,2025年营收增长50.8%,2026年增长17.64%,数据中心持续显著增长,供应仍受限,对应约32倍2026年每股收益(5.07美元) [21] - 熊市情景下,数据中心增长大幅放缓,AI开发成本大幅下降,强大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或客户开始自主研发定制硬件,出口管制影响大于预期,对应约23倍2026年每股收益(约4.15美元) [25]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收入分布中,中国大陆占40 - 50%,北美占10 - 20%,亚太地区(除日本、中国大陆和印度)占10 - 20%,欧洲(除英国)、日本、拉丁美洲、英国各占0 - 10% [30] - 摩根士丹利阿尔法模型显示,英伟达在24个月和3个月的评估中表现良好 [30] -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51.9%,对冲基金行业多空比为2.1倍,净敞口为23.9% [30] 盈利预测与催化剂日历 | 驱动因素 | 2025 | 2026e | 2027e | 2028e | | --- | --- | --- | --- | --- | | GAAP收入(百万美元) | 130,497 | 196,746 | 230,917 | 266,879 | | 摩根士丹利毛利润率(%) | 75.4 | 72.4 | 73.8 | 75.4 | | 摩根士丹利每股收益(美元) | 2.92 | 4.16 | 5.07 | 5.86 | | 库存(百万美元) | 10,080 | 14,092 | 14,993 | 17,066 | | DOI | 111.2 | 92.5 | 88.3 | 92.9 | [27] 摩根士丹利估计与市场共识对比 - 2026财年(截至1月),摩根士丹利对英伟达销售/收入的估计为196,746百万美元,市场共识为176,900 - 245,530百万美元 [32] - 摩根士丹利认为英伟达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客户AI资本支出增长、下一代GPU持续领先竞争对手、系统方法实现更高货币化、新的驱动因素如AI PC、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软件出现、训练和推理推动数据中心收入增长、游戏销售因基于GPU的AI PC获得市场认可而加速、DGX平台受到企业客户青睐 [33] - 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AI终端市场未如预期实现、客户大幅减少GPU购买、AMD重新成为可行的GPU竞争对手、云客户能够开发有竞争力的定制硬件 [33] 行业覆盖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 | 评级(截至日期) | 价格(03/19/2025) | | --- | --- | --- | | 多家半导体公司 | 不同评级 | 不同价格 | [88]
摩根士丹利:英伟达GTC-分析师问答以及其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