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管理专题研究4:回购赋能,价值重塑
源达信息·2025-03-27 19:59

报告核心观点 我国股票回购制度历经“全面禁止—有限放开—灵活激励”三阶段,2018 年起 A 股回购规模显著增长,2024 年回购金额创新高;主动回购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长板块;回购对企业市值有托底作用,不同维度下回购对收益影响不同,主动回购、高回购比例及特定估值企业超额收益率更优 [1][2][3]。 各部分总结 A 股回购政策:进入价值管理新阶段 - 政策历史沿革:1993 年至今历经“全面禁止→有限放开→灵活激励”,2005 年《公司法》修订放宽规则,2018 年和 2022 年是重要节点,2024 年“新国九条”引导回购后注销 [10]。 - 股票回购定义与流程:指上市公司购回本公司股份,资金源于自有、债务融资或特定政策允许资金;回购方式有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流程分内部决策、监管报备等五阶段,需规避风险 [13][14][17]。 A 股回购现状:2024 年主动回购企业数量创新高 - 回购规模增长:2005 年回购制度破冰但案例少,2018 年起回购成主流市值管理工具,2024 年回购金额达 1656.3 亿元创历史新高 [19]。 - 回购目的分类:采用 Wind 分类分六类,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等为主动回购,2022 年起主动回购公司数目显著增长,2024 年超被动回购家数 [21][22][24]。 - 行业分布:完成回购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医药生物等科技成长板块 [27]。 回购对企业市值有何影响 - 托底作用:过去几轮回购潮均在指数底部区间,对市值有托底作用 [30]。 - 短期效应:回购预案公告后短期绝对和相对收益为正,30 日后绝对/相对收益率均值为 1.84%/1.17%,90 日后为 3.74%/1.94% [32]。 - 中长期效应:回购完成公告后 1 - 2 年超额收益显著,1 年后绝对/相对收益率均值为 12.85%/6.42%,2 年后为 21.70%/11.32% [34]。 - 回购目的影响:主动回购超额收益率高于被动回购,“其他”分类 90 日平均超额收益率为 4.36%,预案日至完成日平均区间超额收益率为 12.46% [38]。 - 回购比例影响:回购比例与超额收益率正相关,回购比例>5%的公司 90 日超额收益率为 4.48%,预案日至完成日区间超额收益率高达 19.27% [38]。 - 估值影响:回购预案日后“强者恒强”与“低估值修复”逻辑均存在,低估值企业预案至完成日超额收益率 7.45%,最高和最低估值组 90 日超额收益较高 [42]。